谈到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首先我想先提一下鲁迅先生的人生哲学,鲁迅的人生哲学是以人的生存作为思想基础并由此出发思考各种人生问题。在鲁迅看来,人的生存为第一要义,首先要生存,然后才求发展。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他强调“人的文学”而反对“非人文学”。
因此从鲁迅的人生哲学看来,凡是阻碍人的生存发展的一类,都是他所批判的。鲁迅先生这样说到“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凡散,秘制仙丹,全部踏倒他。”对于阻碍人的生存发展之类,鲁迅的批判是猛烈不容妥协的。而鲁迅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就是如此。
我们现在都知道,传统文化不等同于优秀文化,鲁迅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说得具体点,就是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专制落后的体制以及种种妨害人的生存发展,愚弄国民精神的糟粕的强烈批判。这种批判是猛烈的深刻的也是不容妥协的,更是不可能折中的。鲁迅对于传统文化批判的不容妥协,其实正是对于民族命运和国民生存发展的焦虑。因为他深知传统文化中的诸多糟粕是根深蒂固的。
由此可见,鲁迅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我们应该认识到,他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绝对不是全部的批判,但是对于妨害人生存发展的,他的批判绝对是猛烈的。其实鲁迅也是读四书五经成长起来的,他对于国学对于传统文化是很有发言权的,我们应该认识到,鲁迅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不是简单的一个简单的激进青年对于传统文化的粗暴否定,而是在长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下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提出的反叛。1907年,鲁迅先生所写的《文化偏至论》中,指出:“民族文化应与世界潮流会合,应更新”“外之既不后与世界之潮流,内之仍弗斯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这就是说择取传统文化中好的优秀的成分,融合外来新思想和良规,创立新文化。因此,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并不仅仅是破坏、全盘否定的,而是另有他意的,是有选择的继承的。
在看待鲁迅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上,我们需要理性的态度和眼光,应该把鲁迅的批判放在整体的大时代背景下来看,不可以简单拈一个鲁迅的观点看法来寻鲁迅的错处,这样的话对于鲁迅看待传统文化的批判认识是有失偏颇的。鲁迅的批判,从来不是针对一件事,一个人,而是针对一类事,一类人,鲁迅声称他“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蔽常取类型”,因此,很多人可以在阿Q身上看到别人也看到自己。鲁迅对于国民劣根性,对于看客现象,对于中国封建吃人礼教,对于种种愚民政策都进行了猛烈批判。这些批判,无疑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就像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当中,他提出以幼者为本位作为改革家庭的基本原则,对于封建父权彻底否定,在《狂人日记》中,狂人更是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唤。在论述贞洁观念时,更是提出妇女解放的问题,凡此种种,都离不开他的生存哲学,人的生存发展为第一要义。
很多人认为鲁迅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太过激烈,但也许可以用姚克回忆鲁迅的话中看到鲁迅先生对于国家国民所抱着的美好希望比任何人都强烈。姚克回忆鲁迅的话说到“:中国文化也有美丽的地方,但是丑恶的地方太多了,正像一个美人生了遍体的疮,但我认为指出她的恶疮的人倒是真的爱她的人,因为她可以因此自惭而急于求医。”鲁迅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可以说没有谁比鲁迅的批判更加彻底更加理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