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到中年,孩子还小,难免会想到以后的养老问题。前一阵看上海一家养老合作社解散的消息,感慨良多。其实,很多时候,为了减少家庭矛盾,减少父母负担,老人住养老院是很不错的选择。
前几年,我因为组稿等原因,经过一位北大老前辈的引荐,前往北京小汤山附近一家老年公寓拜访了一对老前辈夫妇。这家养老院环境非常棒,绿化做的很不错,到处都是鸟语花香。去的时候刚入秋,我刚进去的时候,真是惊叹,哇,还有这么棒的养老院!一层活动室到处充满了生机:老人们不像大妈们那样跳广场舞,扭秧歌,而是伴随着悠扬的大提琴,优雅地跳着舞。还有老年合唱团,是退休住在这里的中央音乐学院老教授指挥的。旁边的老年读书会,老先生老太太们用外语交流着,比年轻人还时尚。还有绘画、下棋等活动太丰富了。好多老人都很优雅,大家开心地聊着天,打着招呼。环顾一圈,才所有的房子都是向阳而建,最高只有三层,还配备着电梯,里面环境特别干净,有很多志愿者在里面服务,如果去拜访,得跟老人有预约,否则不让进。
见到老前辈夫妇,瞬间被他们的精气神震惊了。老先生85岁,耳聪目明,思维特别敏捷,行动也利索;老太太也快80岁了,谈笑风生,状态好的很。老先生对老庄哲学造诣颇深,老太太是法国文学研究的专家。说起我看到的情况,夫妇俩很开心地跟我聊了起来,从聊天中我得知:老先生就一个女儿,名校毕业,在教英语,女婿是清华的高材生,夫妻俩一直丁克。老前辈夫妇很看得开,喜欢自己自由生活,不愿意给孩子们添麻烦,为此退休后玩了几年,就排队等房子入住了这个老年公寓,把之前自己的住房租出去,在这里重新租了一套两居室,房间里养着花花草草,温暖的阳光洒在屋里,很是温馨。
老两口一辈子最喜欢看书,因此收拾家当的时候,生活用品没买几件,全带的是书。平时事不多时品品茶,练练书法,聊聊文学。老太太告诉我说,这社区很方便,有班车,需要购物或者外出游玩,都有班车接送,还跟协和医院签了协议,老人病了直接班车送医院或者救护车来。至于家里的卫生打扫洗洗涮涮,每隔一天就有志愿者来给拆洗换,打扫卫生。如果愿意做饭可以自己做,不愿意做,有老年餐厅,吃饭很方便。那天,我们在餐厅小厨房吃的,做的饭很好吃,尤其那个糖醋鱼好吃的让我回味无穷。
老先生说,平常下闺女和女婿有空就来看看,没空就忙他们的。他们倒是过的怡然自乐,参加读书会,听听合唱团,出去采摘采摘……这种老年生活让我羡慕。
有时很感慨,要想过好老年生活,住进一所不错的养老院,真是需要趁年轻多挣钱多攒钱,多培养点爱好。
忘了补充一点,回来的路上打车,接单的司机说他住在附近,见我从这家老年公寓过来,跟我闲聊起来。他告诉我这家公寓很不错,里面住的好多是名校的大学教授,知识分子多,房租两居一般得七八千吧,还得排队。当年刚开始招商的时候,你可以入股,入股后可以分一套房。巴拉巴拉一通。
再后来,听之前公司一做饭的大姐说,她服务的一家家庭条件很不错,老头老太太都是大国企退休的,之前一个做财务一个做投资,老两口排队在等一套高档的老年公寓,是那种入股的,投资170万,订的三居室,里面设施和服务环境等都很好。老两口六十多岁,嫌做饭麻烦找的小时工,现在可能想找更多玩伴,就早点住进老年公寓,也清净。听完,我们都感叹,要想过好老年生活,有个舒服的晚年,看来得提前准备好。
现在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不仅要为孩子的将来谋划,更要为自己的晚年早做规划,多储备钱很关键。这正应了那句话: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