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初夏,获悉姑父不幸去世的消息,顿时,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淌,因为,他不但是长辈,还是我的同事。
三年来,姑父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眼前,有时,他闯入我的梦乡,犹如还活着,与我交谈,当我从梦中惊醒的时候,他又悄然而去。我想:是我想他了?还是他想我了?彼此彼此,我们相互思念,因为,阴阳两隔,再也不会有那种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我只能从过往的记忆碎片中,打捞那逝去的旧时光。
姑父早年就读于草堂师范,毕业后曾在本乡多个村庄任教,后来因故回乡务农,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
在家务农期间,他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与姑母一起,为家筑起爱的港湾,哺育子女健康成长。
一九八二年秋季,他被聘用村民办教师,重新迈进教室,走向三尺讲台,开始了他的新的教学生涯。
姑父教书认真,对学生严格要求。在课堂上,他要求学生注意听讲,坐如钟,站如松,回答问题要声音洪亮……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学生规规矩矩,在学习上没有丝毫的懈怠,教学成绩一向位居全乡(镇)前列。
但是,他有严酷的一面,就是体罚学生,有时用教鞭打学生。
恨铁不成钢,特别是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更是严加管教,因此,他的声誉在有的学生及家长心目中,不是那么圆满,而且有的学生家长耿耿于怀,还当面找他,说他管教学生太厉害。
其实,姑父的教书模式有点儿守旧,他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那时的私塾先生不都是那么教学生的吗?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才。
可是,新时代,那种教学模式不再应用,过去的老黄历,不再适应新的形势。
由于学生家长的反馈意见,姑父在以后的教学中,方式方法有所改变,但是,在管教子女方面,他还是因循守旧,一点儿不改初衷。
由于那个年代,他的大女儿二女儿(也就是我的大表姐二表姐)都没有读几年书,大表姐读到初中毕业,二表姐小学未念完,因为,下面还有一女三男四个姊弟,所以,她俩小小年纪,帮助父母,为了家庭,度过那段艰难困苦的日子。
知识改变命运。姑父他是有文化的人,他懂得,在农村,如果没有家庭背景,农民的子女只有通过读书深造,才能走向成功。
因此,姑父对后头的几个子女严加管教,在课堂上,他对自己的孩子严酷无情,动不动就伸手打。别人的孩子不能狠“熊”,自己的孩子就不能惯着,这在当时,就是典型的“狼”爸。
二表弟正在上小学,他调皮而聪明,有一个时期,厌学不想念书了,愿意在家劳动,放几只羊也行。他不敢跟父亲说,便对母亲(姑母)讲,姑父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出来,对表弟又是一顿暴打,最后,在母亲及他人的劝说下,他痛下决心,立志成才。
功夫不负有心人。二表弟在父亲的严教下,又在慈母的呵护中,他成功了,从初中到高中,一路比学赶帮超,最后考入泰安财政学校,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中专生。
那时的中专生包分配,他被分到本县乡(镇)财政部门,主管乡(镇)财政,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现在,这位调皮捣蛋的厌学生,跻身县纪检委,他不图升迁,但愿走好职场这条路。
还有姑父的三女儿,也就是我的表妹,她当年也有厌学情绪,也许是叛逆期,也许是对原任课老师有抵触,她不想念书了,因为是女孩,姑父没有像对待儿子一样暴打,但是,严厉的指责还是有的,当年兄嫂正在表妹所在的学校任教,由于她的说服,表妹另选班级,按部就班,开始了她的中考前的冲刺。
天道酬勤,小女儿也争气,当年,该校共有两个人考入中专,这其中,就有表妹,这里有严父的监督管教,也有慈母的谆谆教诲。
如今,表妹已退休,时而伺候年迈的老母亲,尽自己的孝心,时而接送上下学的孙女,发挥余热。
在姊兄的感召引领下,姑父的三儿子也不示弱,他刻苦努力,奋发拼搏,成功考到潍坊税务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县下属的税务局,从一般职员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做到县税务局的领导。工作期间,在职学习,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如今,还有提升的空间,仕途一片光明。
1995年3月,姑父年满60岁,他从民办教师的岗位上退下来,当时岁月超龄,不符合转正的条件,只办了个民办退休,当然,待遇很低,他不在乎,无怨无悔。
后来,由于他的条件符合政策,待遇有所提高,去世之前,他的工资已领一仟多元,他很知足,政府没有忘记,默默在教育阵地耕耘的那一代人。
子女学业有成的背后,有自身的拼搏奋进,更有父母的支持与关爱,有严厉的爱,有慈祥的爱,姑父对子女的爱属于前者,他的威严让子女有一个好的人生舞台。
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姑父对二儿子最严厉,小时候没少挨打,长大之后,也是如此。
有一次,过春节期间,二表弟与村里的同龄人打牌,到了饭时还没有回家,姑母打发孙子去叫,可迟迟不见返家。
于是,姑父二话没说,急匆匆赶到年轻人玩耍地点,伸手就打二儿子,一点儿不留情面,真是暴躁而倔强。
姑父老了,在七十多岁的时候又得脑血栓,行动不便,说话口齿不清。二表弟工作很忙,双休日很少,他利用业余时间陪伴老人,给老人买来金鱼,让姑父看鱼儿游动,放松心情,又给买来鸟雀,让鸟鸣伴随老人,不再孤单寂寞。
有一次,姑父走出楼房,去了三表弟的工作单位,他有时几天见不到忙碌的小儿子,心里挂念,想去看看,可此时的他已头脑不清楚,记忆力减退,且行动更加不便。
他记得从前来过,可再想回家,已经无可奈何了,那天,三表弟没在单位,外出督导工作,姑父没见到小儿子,最后,他说明来意,还是外人帮助,把姑父送回家。
听姑母讲,姑父外出溜达,不愿让人陪着。本来人上了年纪,行动迟缓,再加上他老人家有脑血栓后遗症,无论是行走,还是说话,都显得迟钝。
他正在行走,一辆轿车倒车,不小心把姑父撞到,此时,他老人家倒在轿车的尾部,多亏司机发现,及时刹车,不然,麻烦大了。
司机把姑父扶起,要陪老人去医院检查,可姑父站起后,心平气和的对司机说:“你走吧,没有事!”
司机万分感激,想到如今社会上“碰瓷”之人,比比皆是,他被姑父的言行感动了。
事后,姑父对姑母讲,虽然被人撞了,我也有责任,没有大碍,不能讹人家,再说咱家有好几个人在公家做事,传出去好说不好听……
2020年5月初,老人去世了,去世前没有任何征兆,原来有基础病,按时吃药维持,可第二天早上,他已驾鹤西去,没有遭罪,没有痛苦,享年85岁。
一晃三年过去,他老人家已渐行渐远,在天堂,我想,他没有痛苦,没有烦恼,一切那么美好。
20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