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专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对书的解读、转述上。练就高超的“解”书和“说”书能力,离不开以读书开阔视野,离不开读书之后通过写作来锤炼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
今天读的第七章“写读后记”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吴老师说:“先做读书人,再做教书人;要做读书人,多写读后记。”我只做到了前面一半,后一半,总感觉有些有心无力。自认为书倒是读得不少,但每每读完想写下点儿什么的时候,却往往词穷。
吴老师开出的“药方”首先还是“把书读好”。所谓“读好”,我的理解是真读书,有规划地读书,态度严肃地读书。
“真读书”,就是不读“二手书”,不被动读书,不让别人替自己读书。现在各种读书分享、知识平台很多,如果只满足于听别人的拆解、转述,相当于吃的是快餐甚至压缩饼干,能够继续的营养当然少之又少。作者特别提醒我们避免陷入注意“专家培训”的认知陷阱——短期的现场培训时接收到的都是碎片化的内容,无法深入思考,也来不及深入思考,最终难有大的收获。真要想学习认认真真地读读专家的书收获更大。
“有规划地读书”,是从专业成长的角度进行“自我栽培”,告别无明确目的、无选择、随意性地阅读。缺少读书规划,正是我读书的问题所在,所以虽然读了很多,却收获寥寥。建立自己的读书规划,我该从哪里做起呢?
首先,是“解读教材”。文本解读,也是我自己的弱项。2021年读了孙绍振教授文本解读的两部著作,啃得很艰难,至今尚懵懵懂懂。今年还是应该继续在文本解读方面下功夫,想把孙老师的解读文章都读一遍,看能否有所提升。书中李颖方老师结合教材制订的八上读书规划很有示范性,那么,对于九下部分,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列出自己的背景阅读规划?这里,应该包括朦胧诗、《呐喊》《蒲柳人家》《屈原》《天下第一楼》和契诃夫的小说集。
其次,是为构建课堂的阅读。这应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规律、教学理念方面的书籍。吴老师再次强调,“课堂实录”不宜作为重点,我们要从中学习的,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和信念。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教育经典的阅读。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深刻理解、系统认知,进而形成“专业思维”,即使做与教育无关的事,也能迅速发现其与教育教学的联系,获得新启发。
“态度严肃地读书”,于我,也有当头棒喝的感觉。“严肃”,意味着要随着阅读进入思考状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自己的经历,感悟,对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对接与重组。故此,“读书绝不是睁眼翻看那么简单、随意,在读不下去、静不下心时,还需要意志力的自觉参与,压灭浮躁的心火。”的确,专业阅读,很大程度上,是靠着意志力来进行的。“关闭手机、电脑,正襟危坐,‘笔墨伺候’”——我还真不是总能做到。
更重要的是,正如作者所说,受一些名师影响,近年来,我也接受了“几本书同时读”的做法,一本书往往几个月还读不完,等读完之后,也忘得差不多了。的确是滋长了“浮躁之性”,破坏了“求学问、促成长的恒心和读书所需的宁静心境。”
书要一本一本地读,“非毕一书,勿读他书”,还是做老老实实的读书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