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上到国家的规划,下到个人工作、生活中的大小事务,哪怕是一顿家常饭也是有计划的。国家的长远规划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人生有了目标和规划才能走得远也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做某项具体工作是否需要提前计划就是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原以为计划是要100%执行的,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时候事情的发展和计划时假设的情况大为不同,或者领导临时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于是就会认为计划是无用的,这样的情况多了就会怀疑计划的必要性,于是就不再有自己的计划,而是听领导的安排或视情况而定。这样就会在实际运作中总是手忙脚乱,效率低下,甚至无法应对,使自己永远处在被动应付的状态。为了摆脱疲于应付的状态,不得不反思工作现状,才发现多数时候还是因为事前缺乏计划。所以任何事情还是要有计划,有了计划全面而完整的计划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失误,把事情做好。
可是该怎样处理计划和变化的关系呢?应该制定计划的时候就考虑到变化因素的存在,要把变化列入计划,还要对可以预见的变化,给出必要的应对措施。
没有人能预知未来,但有了计划可以主动应对。即使是大部分情况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但在常规问题上,不会手足无措,可以集中精力解决突发的事件。如果没有计划,很大一部分精力要用来解决常规问题,就会更加被动。如果事先有计划,就可以用观望的态度看准事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寻找有利的时机,拿出有效的措施,该出手时就出手;没有思想准备就会被事态牵着鼻子走,不得不这样做,这两种处理结果会有着天壤之别。
还有就是,在制定计划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个人的能力会得到锻炼。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看似重复的工作中成长起来。即便是没有职位的晋升也没有脱颖而出的机会也会有能力的提升,不至于把自己淹没在单调的日常工作和繁杂的生活琐事中,让自己从一个没有计划的年轻人,熬成一个没有希望的中年人,直至成为一个没有用的废人。
理想还是要有的,通过努力万一实现了呢?如果没有努力,就连万一的机会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