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周纪一
【原文】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译文】
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整治,百姓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内臣谋求内援的缘故。”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于是我知道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于是臣僚们毛骨耸然,不敢再弄虚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
【背景】
齐威王继位之后,齐国爆发了几次战役。三晋伐齐攻丘、鲁国攻入阳关。三晋攻博陵。卫国攻薛陵。赵国攻鄄地。
《史记》对这个事情有一段话高度概括,“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齐威王继位以来,不管国事,委任大夫管理,九年之间,诸侯相继攻齐,使齐国不得太平。)
之后,齐威王改过自新开始奋发图强,然后有了朝拜周天子的故事。
而上面这段资治通鉴的材料就发生在朝拜周天之后。
【解析】
上面这一段材料,就是发生在齐威王开始振作前后。
一.阿地大夫死在什么地方?
从材料来看,阿地大夫的死因,有三个。
其一,本职工作没有做好。
其二赵国攻打鄄地不救。
其三,卫国攻打薛陵不知道。
从地图上来看,阿地大夫负责的地方靠近赵国、魏国、卫国边境,在边境线上,极易爆发战争。事实上,齐威王上任后九年之间,爆发的几次战争,基本上都靠近或在阿地大夫的辖区上。试想,一个每隔几年就打仗的地方,怎么可能让人民安心在这里耕种生产,必然是会居家逃离。
阿地大夫的辖区田园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其实主要因素还在于地缘上。但是纵然如此,阿地大夫还罪不至死。关键他的死因是,“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拿钱收买我的左右亲近给说好话)。
这个事情,其实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收买或者结交领导身边的人为自己说好话,其实都很常见。但是,这个事情却反应了2点问题。
1.结党
封疆大吏、军中将领重金结交君主身边左右,一内一外互通信息,遥相呼应,这是想干什么?
因此历朝历代,对此都极其忌讳,只要发现一个就处理一个。
2.欺瞒
君主左右的人,成天和君主在一起,接触的多,能说的就多。君主很大一部分信息,也来源于此。如果收买了,那么就能与掌控了君主的信息渠道。是好话、坏话,基本上可以选择性让君主听到。这两个位置至关重要,如果被别人利用或控制了,君主极易被架空。
显然,阿地大夫触碰了最后一点。可以做事不勤勉,甚至犯错,但是你不能欺瞒!
二.即墨大夫有什么功?
从材料来看,即墨大夫有只有一个功。就是所以材料中才会说“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田土开辟整治,百姓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安宁)”
从上面的地图上来看,即墨大夫的辖区在远离边境,基本上接触不到什么战事。有相对稳定的环境来发展生产。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只要即墨大夫不是太过分,可以说这是必然的。
三.齐威王的隐性敲打
魏文侯派遣乐羊灭中山后,乐羊居功自傲。魏文侯给乐羊看了一箩筐弹劾他的奏章。乐羊蒙了,连忙说这是魏文侯的功劳,之后再也不敢居功自傲。
齐威王在对即墨大夫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看起来,好像是齐威王不听信谗言、实事求是。但是往深了想一层,何尝不是和魏文侯敲打乐羊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敲打即墨大夫的同时,也是敲打其他的各地大夫。
相比,其他的大夫听到之后,会作何感想?有没有人说我的坏话?齐威王有没有派人来调查?
四.两杀一留一赏赐的含义
阿地大夫必死无疑,工作没做好、欺瞒君主、还有结党嫌疑。
杀给阿地大夫说好话的人,却是敲打其他人,是杜绝谗言,也是杜绝内外勾结。
不处理说即墨大夫坏话的人,是因为齐威王需要有人给他打小报告。
赏赐即墨大夫,即是奖励他是办事的人,也是为了敲打其他人,不要以为你的事情齐威王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