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时候看了颜丙燕主演的《万箭穿心》。观看之前,我对于影片的期待很高。因为不论从业内口碑、还是豆瓣评分,这部片子都有比较好的表现。
整部剧并不长,一个小时45分钟。看到前半个小时,我居然有了睡意。这种柴米油盐,日常生活的情节,怎么看都不像大片应该呈现出来的气场啊。
直到男主角跳海自杀,这个剧情转折点的出现,仿佛才叫醒了我。在全情投入地看完余下的影片后,我陷入了无限的沉思。
我不理解啊!整个影片中,并没有什么坏人。大家都在做合理和正确的事,但为什么结局是互相伤害?而且伤得这么深呢?
01
大家好,我是男主角,是武汉某工厂的车间主任。我的性格比较温和,偏内向。面对强势的妻子,我总是尽可能忍让。
长期生活在压抑郁闷的情绪里,我提出了离婚,但她不同意。下班后,我真的一点都不想回家。后来,我犯了很多男人多会犯的错误。我和厂里某女同事发生了不正当关系,被警察抓了现行。
受到90年代下岗潮波及,因为作风问题,我不仅丢了车间主任的工作,还成了第一批下岗工人。我的心情糟透了,所以去找了当时出轨的女同事,聊聊天,想寻求一下心理安慰。
竟意外得知当时举报我们的,是我的妻子啊。天啊!她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一时间想不开,万念俱灰,跳河自杀了。
02
我是男女主角的儿子。我从小就很怕妈妈,因为从我有记忆开始,妈妈永远是那么盛气凌人。她总是觉得爸爸这不好那不好;她还想赶走来投奔我们的奶奶。小时候,我一直觉得是妈妈逼死了爸爸。
自此,我和妈妈的关系越发生疏,生疏到几乎不说话。爸爸死后,妈妈出去赚钱养家,几乎不管我。我的生活和学习,都是由奶奶负责照顾。
高考前一天,奶奶病了,为了不耽误明天的考试,我只好去找妈妈,让她送奶奶去医院。妈妈果然在和那个吃过官司的男人鬼混,那个不要脸的男人还打了我。真是不要脸!
在爸爸的字典里,我发现了一个陌生阿姨的照片。找到她后,得知当年举报爸爸的人竟然是我的妈妈。真的是个狠心的女人,把爸爸把逼上绝路!
终于我考上了大学,我可以靠奖学金支付学费,我再也不用花妈妈的钱了,我也再也不想见到她了。我让她搬出去,反正她可以去找那个男人。这个家不欢迎她!
03
我是女主角,是武汉某批发市场售货员,勤劳节俭,性格泼辣外向。想着盼着,总算从鸽子笼搬进了大房子,可以过几天好日子了。
想不到,还没住几天,丈夫就提出要和我离婚。我实在想不明白呀,我一心为了家,他怎么能提出要离婚呢?莫非外面有人了。
直到我亲眼看到他和另一个女人走进小旅馆。你知道那时我是什么心情吗?天塌了!
最后他还是回家了,但他终究背叛了家庭,背叛了我,我是不会给他好脸色看的。还有,他不经过我的同意,就把婆婆接过来。我们家那么小,怎么住啊?
有一天,警察找上门,告诉我他自杀了。在他的遗书中,提到了婆婆和儿子,唯一没有提到我。我实在想不明白,你居然连一句话也不想对我说。
为了把儿子抚养成人,我凭一己之力撑起这个家。为了多赚钱,我辞去营业员的工作,去给别人挑扁担送货。这些年我受了多少苦,好不容易熬到儿子考上了大学,他居然要把我赶出去。你们父子两个人一个样,都没有良心!
04
看完整部电影,我回忆着每个人物的命运。设想着,如果当时有任何一个人做出改变,结局会不会不同。可想来想去,却发现他们的行为都是合理,合乎逻辑的。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可能我也会这样做。
女主角片尾的一句话,可能给出了她的答案。”如果当初他要离婚,我跟他离了,那就不会有那么多事了。"
所以只有离婚,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吗?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男女主角和儿子,这三个人之间的沟通互动特别少。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感受来看待对方,看待整件事情。
拿片中男主角来说吧,妻子的强势让他痛苦。为什么不说出来,与妻子商量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拒绝沟通,自己又憋得难受以至于婚内出轨,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
男女主角的孩子,内心满是对母亲的憎恨和对父亲的同情。为什么不说出来,把心里的感受反馈给他们?因为拒绝沟通,几十年累积的仇恨,最终让母子关系走到尽头。
女主角,自始至终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丈夫和孩子。从丈夫提出离婚,晚归到出轨,她都没有问过丈夫的顾虑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离婚。因为拒绝沟通,她逼死了自己的丈夫,毁了这个家。
这让我想到了足球比赛。球场上的11名球员,在各个位置上都是顶尖选手,而且各司其职。但是他们互相看不惯,对方互相不买账。队友踢球时不接应也不配合,这样看似群星璀璨的球队,通常很难赢得比赛。
家庭就像是这样的团体项目,每个人只做好自己是远远不够的。与家人保持沟通,根据家庭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思想,与家人一起前行,也许是我们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