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呆的五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说长是因为这整整五年时间足够让我经历许多事情,遇到许多人,足够打磨一个人的性格,影响她的后半生。说短是因为这五年实在太短,还不足以慰藉数次深夜时我对他们的思念。
那时的我们来自天南海北,都是跟随父母外出打工上学的,我们是和当地人交不上朋友的,因为即使是小孩子,也是只有境遇相同,爱好一致的人才能打成一团。我们喜欢游水,爬树,活泥巴,我们会去爬山,采野菜,钓龙虾…我们是静不下心去练习书法,学习乐器的,这些高雅的东西不是我们的爱好,也没有条件去培养这些兴趣爱好。大自然给予我们最好的馈赠就是免费的童年乐趣和难忘的童年生活。
在学校和他们相处的记忆并不多,但对一起出去疯耍的记忆却历历在目,大概是大脑更青睐快乐的记忆吧。记忆最深刻的是那次与他们一起钓龙虾,至今也怀念依旧。
那天大哥提议要不要去小河里钓龙虾,他曾经去过。正值无聊,发呆也是发呆,我们仨立马同意了。在大哥的提醒下,随地捡了几根结实的木棍,又从母亲的柜子里翻出几根粗毛线拴在树枝上。工具准备好了,还差生肉,这真的把我们难住了。平时我们自己都吃不上几顿肉,上哪找生肉钓虾?“没事,我们去抓青蛙。”大哥发话了,那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说走就走。
正值夏天,田野里蛙声一片。我们两个女生实在抓不到,就坐享其成了。兄弟俩熟练地把青蛙扒皮,分了分肉,吊紧在绳尾,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奔向龙虾聚集的那条小河。(记忆中,那时抓到的青蛙很小一只,我们都叫它青蛙,至于真正的品种也不得而知)
那天我们钓到很晚,直至太阳落下,再也没有龙虾咬紧蛙肉时那种木棍的下坠感了,才恋恋不舍地回家。最后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把龙虾平分成四份,每个人也就分到了几只。刚好赶上做晚饭,妈妈看着我拿回来的几只龙虾,询问了来处,竟是哭笑不得。那晚我们四人都吃上了自己亲自钓上的海鲜,这种满足感,胜过任何一次考试得奖。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初中后,我大部分时间都不得不留给了学习。来到大学就像又回到童年,音乐,舞蹈,美术,公益,比赛,演讲,辩论…这个地方,是梦想放飞的地方,大胆去想,大胆去做,便应当是我的模样。怀恋童年,也觉要更加珍惜现在。
写在文章最后:
童年时有三个玩伴,两个男生一个女生。文中的大哥就是我们中最大的,另一个男生是他的弟弟。两个男生都来自云南,女生来自江西。
到了现在,我对云南男生依然有着极大的崇拜感。他们有着孩童般的调皮和胆量,爬树掏鸟蛋,下河游泳,生捉草蛇……他们又有着大人的成熟和担当,洗衣做饭,偷打零工补贴家用,照顾幼童和女生……做秋千,编篮子,爬山采野菜,搭炉生火等在现在看来非常魔幻的事情却是他们在我的童年留下的最浓墨重彩的记忆。
女孩子在学校经常被同学嘲笑,给她起外号,身边没有朋友。而我因为脾气爆,人缘也不好,所以我俩自然就玩在了一起。她虽然性子木讷,被欺负了也不反抗,但是我却偏偏喜欢找她玩。帮她骂回了欺负她的人几次,正好家也离得近,我俩关系就越来越好。她写字好看,又自学画画,性子也温软,跟她相处我很舒心,当时我的字很丑,也不会画画,总是缠着她教我。
虽然现在很少联系,但记忆是不会骗人的,我对他们的思恋从未消止,只会随着时间愈来愈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