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腊月十六,有客问上二图篆字何释。诸友议论得释如下:
第一个字是髙。髙最初象高台之形,下面的口后来加的。顺便扯一句,“髙”和“高”并不是简单的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关系,而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康熙字典便以“高”为正字。
第二字为臘(腊)。熟悉繁体字的话应该很容易猜。臘,从肉巤声,本义是一种祭祀,后来引申为夏历十二月;腊肉的“腊”,也可以写“臘”,但最早的用例似乎已经到明朝了。腊,从肉昔声,本义是干肉。简体字把两个合并了。现在“月”旁的很多字其实是从肉的,这个大家应该知道。“月”和“肉”从甲骨文到金文一直就很像,战国时期,“月”左下加一撇,“肉”左上加一撇(《说文新证》说的是“右上”,但是看字形似乎应该是左上?),以为区别。现在大陆是不区别了,听说台湾还有区别,“月”旁中间是两横,“肉”旁中间是两点。我翻了翻我的几本台版书,大概是这么回事:从“月”的字,中间是两横;从“肉”的字,中间是两点;实际上既不从“肉”也不从“月”只是由于讹变而有形似“月”的部分的字,他就凭心情随便写了。
第三字为梅。我刚开始猜是“楼”,但是“楼”并没有这个字形;经群友殷国强提醒方知是“梅”。高腊梅是隆回滩头年画传承人。梅,从木每声。看“每”的楷字和篆字,似乎看不出什么联系;但如果对比“母”字,还是能看出点东西来的。
第四字为作。我开始以为是“㢟(延)”或者“𢌛(征)”,但是字形还是有区别,而且也念不通。经群友吾含提醒,知此字为“作”。“作”最初只有右边的部分,即“乍”。这个没什么问题,问题是“乍”的本义是什么。《字源》的说法是象用农具掘土之形,会“耕作”意;《汉字源流字典》的说法是从刀从卜,本义为制作卜龟;《说文新证》引吴其昌、裘锡圭之说,认为是“柞”的初文。这个我没办法判断,我只是觉得《汉字源流字典》的说法可能不太靠谱。我贴个《说文新证》和《字源》,你们自己看算了。
第五个字是坊,从土方声,这好像没什么好说的。
第一字是和。这个很好认,左边是口,口的特点是上边出头,象嘴角之形,不出头的就不一定是口了;右边是禾,“禾”与“木”的区别是“禾”上边拐弯,象垂下来的麦穗。古文字中左边右边换一下很多时候是没区别的,现在“和”还有写成“咊”的异体字。
第二字是暀(旺)。这个字我们一帮人各种瞎猜,猜得都不对,最后是我把《说文》里从日的字一个一个翻过去,才知道是“暀”。“暀”现在一般认为是“旺”的异体,就声旁不一样嘛!这里忍不住要㨃个人,窦文宇、窦勇合著的《汉字字源》把“旺”解释为从王从日,认为王有超过所有人的意思,所以从王。此类释形几乎通篇如是。谁教你的把形声字当会意字解!
第三个字是五。甲骨文有画叉叉的,后来上下各添一笔,就是图中的写法。这种写法一直到汉代都有人写。一般认为本义为“交错”,假借为数词。甲骨文还有画五横的,那个有人认为是五,有人不认同。
第四个是福。我觉得认识“福”字的人都能猜出来,从示畐声,没啥好说的。不过古文字中有各种繁化以及繁化又简化的字形,比如有加宀的,加了宀又加玉(字形是“王”。上古“王”跟“玉”的区别是“王”上面两横写得比较接近,“玉”三横是均分的)的,有加北的(上古“北”、“畐”都是帮母职部,可以认为是叠加的声符),有加了北之后把畐去掉的;也比较好玩哈!
认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