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这张图了,是前段时间火了一把的《神奇动物在哪里(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一个虽着墨不多但大放异彩的配角嗅嗅Niffler,天赋异禀挚爱亮闪闪金钱财宝,东钻西溜只为它,给主人带来了了不小的麻烦的,但也为荧幕前的观众增加了许多笑点,更有不少网友笑称它为招财进宝的神奇宝贝。
确实,钱(广义)是个好东西。
一定程度上说,它是现实生活中交互的重要载体之一。个人离不开钱,商业中更是重“利”。创造价值,获得利润,可以说是错综复杂的商业关系中企业的终极目标。这里就不再引用“但凡不谈XX的YY就是耍流氓”这样的经典模板造句了,但是意思确实八九不离十。
“终极目标”这四个字得加着重号。
我们常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中(无论是品牌广告还是搜索广告;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看到必不可少的一块:品牌标识LOGO,有时品牌宣言Slogan。
Nike "Just Do It"(只管去做)
Maxwell " 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Pepsi “The choice of a new generation. (新一代的选择)
还有一些,通过企业文化企业宣言等等表现出来。在业内或者社会上流传甚广。
拉勾--专注互联网职业机会
海底捞--为顾客提供超出预期的服务
这里就要分清终极目标和方式手段。
海底捞最终就是为了提供优质的服务给客户么,不是的,是盈利!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第一形成口碑赢得优质的免费宣传,第二留住老客,第三带来新客,扩大规模,增加盈利盈利盈利!拉勾就只要在专注互联网职业机会上走的越来越远么,不是的,最终目标就是要盈利。但是互联网公司盈利的模式并不单一,后面再说。
如何分清?我的方法是多问一句"然后呢"(这个方法在各个问题上都比较通用,之后应该会再写一个小短篇)。比如百事可乐宣称说自己的产品是新一代的选择,也就是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定位。然后呢?把这个观点推广出去。然后呢?赢得这部分年轻消费者。然后呢?让他们买买买而且最好是不停地买买买(忠实消费者)。然后呢?盈利。
从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上看更容易理解“盈利”这个终极目标,它对于个人,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果只关注盈利,这个社会如何往前发展呢?其实宏观来讲,对于盈利的追求,不仅仅在经济上(终极目标),也在文化社会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方式和手段上)。也就是说盈利驱使做某事,但是事实上推动一个行业或者领域的进步,再进一步甚至推动了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举一个稍微偏一些的例子,著名私立院校斯坦福大学由于无法维持学校的巨大开支,在节流的同时想办法开源,其中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是把校园附近的土地出租给企业,从而成就了现在的硅谷。同时产学紧密结合,创业创新氛围浓厚,把斯坦福也推上了一流大学的行列。由于情况特殊,中国古话就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硅谷现象再难以复制。如果把斯坦福看做企业(事实上某些私立院校确实可以看做企业,是有board of trustees的,推举的校长就类似于CEO),我们可以通过讨论他们资金来源和去向来谈谈它的“盈利”模式。(甚至有兴趣可以美第奇家族和文艺复兴来进行拓展阅读,看看历史上经济文化社会因素如何紧密地交织)。
这一篇巴拉巴拉了一些关于把盈利作为企业终极目标的必要性(思维的转变很重要,可以把思考推向新的高度。你就是GM或者CEO啦,掌握公司的生死存亡哦。洞察全局,高屋建瓴,也并非不可能。)下一篇,应该会谈谈传统企业的比较单一的盈利模式和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相对多元的盈利模式。如何做到免费&盈利,雅虎会告诉你~
欢迎回复留言,指缺补漏,和大家一起分享。
【注:若需转载,请先私信或评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