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谈论到先秦儒家时,总是会将孔子与孟子相提并论。并且孟子往往也以孔子之道传人的身份而为我们所熟知。那么在这样一条并不被世人所理解的道路上,孟子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前行,又是为何会做出这样的一个选择的呢?他的一生到底是怎样的?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几个影响来他们人生的重要节点,那么对于孟子来说,哪些是塑造了这个人物的一生的时刻呢?我认为,其一便是孟母三迁。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发展与周围环境对他的影响也大有关系。而在这些由外力所构成的影响之中,最直接的莫过于早期家庭所带来的的影响,这也是可以直接取决到一个人的心性性格甚至他对于未来道路的选择的重要节点。而对于孟子来说,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为他创造了一个足够好的环境,对最早期的教育有了很好的基础与铺垫,这毫无疑问是很重要的。而其二,也是与孟子所受到的教育有关。他在年轻求学时拜入了子思门下,而子思在当时也是儒学的传人之一。孟子开始接触儒学毫无疑问是决定了他整个人生道路发展的最关键的一处。毕竟孟子就是下一代儒学的传人。他的一生都在为推行仁政发扬儒学而奔波,正如他上一代的孔子一样。这是决定一个人一生中精神的立根之本的时刻,正如有一天,你确立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一样。虽然这两者还是稍有不同,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若是精神没有扎根之处,那么其余的一切都是空谈。其三,是他在43岁时第一次被齐君召见。他也尊奉着儒学一向的的政治主张,积极入仕,毕竟对于人天下的理念与想法不能只是纸上谈兵的空谈,而是一定要落在实际行动当中并达成一定的效果的。而这也是他最开始进入仕途。不过这次试图其实并没有他所想象的那么顺利,甚至耗费了他20多年的时间。在这20多年中,他的政治主张从未得到过采纳与看重。正如孔子的时期所有的君主们对于儒家的观点相同。反正这些人不过是一介腐儒,天天净扯着仁义礼智的大道,幻想着拯救天下,却甚至治理不好一个国家,打不了一次漂亮仗。20多年过去,等到孟子已经66岁了,齐国的稷下学宫彻底没落。一开始在齐威王广纳天下贤才设立稷下学宫时,孟子必然是因为向来有着贤名才被召见的。但其实不管是齐威王还是孟子他们双方都很清楚,在真正的政治政策上,对方不会听从,不会采纳,更达不到自己满意的,想要的效果。所以孟子在稷下学宫没落时便离开了。但他在这20多年期间真的没有再次抱有过什么希望吗?或者他难道没有尝试去说服这些君主们吗?肯定是有的,但是就像是孔子在周游列国后才终于发现这个时代已病在根本处一样,孟子的心中早就隐隐约约有了答案,只是此时还未彻底的盖棺定论而已。而从他离开了本抱有巨大希望的齐国之后,孟子才真正开始了他的人生中另外一段几乎与孔子一模一样的经历,周游列国。他也即将走上一条明知已有尽头却不得不走的路。但就像是此处所说的,这条路早已有了尽头,而路的尽头也早已有了答案,或者说这答案其实在刚开始就已给出,只是他在踏上第一步时甚至没有看一眼罢了。
78岁的孟子又陷入了一种与孔子极其相似的境地。当时他身在齐国,对于这个曾经给予了极大期望的地方,他并没有选择很快就放弃,而是保留了一种甚至可以称之为是幻想的东西。当时原本孟子提出要离开,但他这样的做法只是想知道齐国的国君是否对他的道对他的政治主张是还有考量的。但结局并不随人愿。孟子在齐国的边境呆了很多天,可齐君从未派人挽留或是表现出对他的说辞还有一点在乎。所以孟子便毅然决然的走了。他这一走只是单单从齐国离开了吗?其实并不只是这样的。他这一次的离开也不只是简单的放弃了某一个地方,而是彻底断绝了在这样的世道之中继续传播自己的大道的念想。也终于意识到了为什么当年的孔子也会选择在晚年回到鲁国开馆授徒,著书立说。所以晚年的孟子又回到了他的家乡并开始了与弟子们共同编撰《孟子》一书的最后的一段生活。
但是在此处,难道孟子真的放弃了自己的道吗?他真的将这一切淡然了吗?并没有。他放弃的只是对这个世道与礼乐崩坏的局面的无奈与悲伤。可是他的道可以绝吗?不能。从尧舜文武周公到孔子再到孟子,是儒家之道的一种传承,一种延续。而这种传承一旦断了断,断的便不仅仅是中国的某一种哲学思想,不仅仅是某一个学派,甚至也不是儒家所强调的仁义礼智,而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某一种扎根在骨子里的精神血脉。这是一种沉淀了上下五千年的智慧与炎黄子孙共同的信仰。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
所以说到底,孟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在我看来,他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与思想家,是孔子与儒家的传人,是古人智慧的接续者,也是一个真正的可以被称得上的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