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跟县委县政府派驻华山第一书记戴局长一起走访贫困户。根据走访情况,现将需要救助的家庭及学生相关信息汇报如下(孩子的名字全部使用化名):
1号家庭:满意,男,11岁,蔣楼小学四年级学生。父母均在外地打工创业,孩子跟爷爷奶奶生活。家境还可以,不需救助,孩子需要精神关爱和成长教育。
2号家庭:崔婷,女,十岁,蔣楼小学三年级学生,身高150,穿36鞋码。弟弟崔旺,八岁,蔣楼小学一年级学生,身高130,穿32鞋码。崔婷母亲出走多年,父亲在外打工几年未回,姐弟俩跟奶奶一起相依为命。祖孙三人居住在一间只有十几平米的小平房内,挤在一张床上休息。由于房间太小,孩子放学后只能在院子里写作业。
救助方案:需买衣服,救助金以及后期持续跟踪救助。
我们去的时候,弟弟正嫌热光着膀子,看到我们赶紧穿起了衣服。
我们在院子里跟奶奶了解情况,小崔婷一直在旁边的小桌上写作业,很认真,字也很工整。难忘这孩子不符合她年龄的忧郁眼神。
3号家庭:朱小义,男,12岁,蔣楼小学五年级学生,身高152,穿39鞋码。妹妹朱小佳,9岁,三年级学生,身高145,鞋码36。姐弟俩成绩优秀,在学校都是班干部。几年前,母亲离婚出走,父亲在外打工,不常回家。目前,姐弟俩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救助方案:买衣服鞋子、救助金,后期持续跟踪救助。
满墙的奖状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不幸家庭的希望!
4号家庭:圆圆,男,4岁,幼儿小班,弟弟壮壮2岁。父亲残疾,母亲精神病。家中缺乏劳动力,生活特别困难。
救助方案:救助金另根据实际情况向政府申请低保等政策支持。
5号家庭:张会,女,14岁,华山初中二年级学生。弟弟张佳,11岁,华山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身高157。
姐弟俩母亲去世,爷爷坐牢,父亲神经不太正常,在外打一些零工,姐弟俩跟奶奶相依为命。
救助方案:买衣服、救助金,后期持续跟踪救助。
在这家我们看到了做饭烧火用的风箱。
在我们救助范围的这些家庭,一方面是贫困所致,另一方面也因精神方面的重压,多数家庭的家长都是愁容满面,家里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脏乱差。不难想象,孩子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会对他们有怎样的影响。
这让我想起宋楼一家贫困家庭那简朴的家具陈设、干净的院落和厨房。还有欢口的宁宁和她妈妈的知足与感恩。这样的家庭虽然暂时很困难,但充满了希望,他们的持家理念终会带他们的家庭走向光明。
于老师经常在家长课堂上说:“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我们通过帮扶、影响,让这个家庭看到希望,树起精、气、神,把贫困家庭的孩子培养出来,教育他们成才、成人,惟有教育才能使他们彻底远离贫困,改变命运!救助一定是精神+物资双管齐下,方算是真正的扶贫。
今天的跟踪走访惊讶于”第一书记”对各村情况的掌握了解,我们走过的几个村,很多村民都主动跟第一书记打招呼,非常熟络,第一书记向我们介绍各村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也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敬佩于她的敬业精神与踏实作风!在此,向接地气、真干事、解民忧、帮民富的“第一书记”、咱们统计局的戴局长致敬点赞!
2017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