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一整柜的衣服,但每当要出席某种场合时,就总觉得少了那么一件呢?即使不停地买买买,但这种情况依然没有得到缓解。
其实,你需要做的,就是腾出一下午的时间,来为衣柜做一个彻底的规划与整理。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以思维导图的模式来更新与升级我们的衣柜。
首先,为你现有的衣服做一个分类
第一类,你喜欢并且很适合你的。
我相信每个人的衣柜里,总有那么几件是穿着率最高的衣服,它们一般都兼容性很强。所谓的兼容性,就是很容易和其他款式的衣服相搭配。这一类衣服,你可以完全保留。
第二类,是你喜欢,但却不那么适合你的。
比如,你有一件火红色的连衣裙,面料和剪裁都很上乘,但是,却很容易凸显出你的小肚腩。但如果我们在这件连衣裙外面加一件小外套,就能够遮住你的身材缺点,这一类衣服,我们也可以留下。
接下来到第三类,就是你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场合去穿,或者即使通过配饰的修饰也无法合身的衣服。
这里,有一个最简单的评判标准。如果每年的衣服换季,总有些衣服是被你原封不动收起来的,那么对于这类衣服,你就需要好好好地审视一番,果断地进行“断舍离”了。
把衣柜合理瘦身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到重头戏的环节买买买了。我们穿衣服的目的除了基本的防寒御冷,更要让服饰成为我们气质的加分项。
这里,我们就需要认真地做一个自我分析。
首先,是身材体貌的自我分析。你是属于什么样的体型特征呢?个头矮小?梨型身材?或者是皮肤暗黄?有条件的朋友可以找专业的美形老师进行评测,或者,我们通过自我审视也能够得出一些判断。比如,有的人穿七分裤总是显得腿又粗又短,但穿长裤就会好很多。这就是上半身和下半身比例不佳的缘故。或者,朋友总是会说,你穿红色比穿黑色更好看。这些都可以作为自我评估的一个标准。我们不妨给自己的身材体貌做一个总结表格,正确认识自我身材的优缺点是学会穿衣的第一步。
第二步,把你的生活和工作时间配比做一个分析。你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或者是全职的妈妈?你是穿正装较多的律师,或者是着装轻松活泼的互联网行业?你的休闲时间里,是带孩子多还是运动场合多呢?我们来举一个的例子。李岩,金融行业,80后,孩子读小学。她周一到周五早九点至晚六点都在工作,一年算下来,70%的时间都处于上班状态。剩余的30%的时间里,陪伴孩子又成了她的主要任务,其次,她也很喜欢旅行,偶尔也会和闺蜜约个逛街或沙龙。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基本可以得到这样的初步分析结果:李岩的衣柜里,主力军一定是适合工作场合的服装。她金融行业的工作性质,决定她需要偏向正式端庄的穿衣风格,那么,我们可以下面列出的思维导图里,在外套的这个分类里,她肯定会需要西服。通常,西服我们会分成偏向正式的修身款和休闲一些的宽松款。李岩偶尔会有很正式的会议,那么她的衣柜,一定是需要一件黑色的修身西装。平时日常上班时,宽松一些的休闲西装穿的更多一些。那么,李岩在买外套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工作中的场合配比来选择。同样的,李岩实际上只有在周末或者节假日才会穿到一些轻松活泼的衣服,并且,因为要陪伴孩子的原因,对衣服的要求的第一条就是舒适和便于行动。所以,李岩业余休闲所需要的衣服数量不多,但所集中体现的一个特征就是轻松和舒适。
我们大家可以以李岩为例,试着也给自己进行一个分析,做一个扇形图,认真地想一想,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衣服。
接下来,我们来继续看一下上面列出的衣柜的思维导图,我们把服装和配饰分成了两大类。因为这两大类的款式和类型太多,每年每季度都在更新,所以这里只罗列比较大众的几个目录。我们可以根据这张图来对我们开头整理过的衣服再进行一次分类,记录下每个类别里的你的衣服的数量。
比如,T恤类别里,纯色6件,条纹1件,印花3件。最后我们再汇总数据,正常情况下,一个三级目录(也就是外套、针织、衬衫等)这一级别的目录下,每一个四级目录的衣服数量应该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比如T恤的这一三级目录下面,如果你有七件纯色T恤,而印花和条纹的只有一两件。这种情况势必会影响你的服装搭配效果,所以在后面购买T恤的时候,你就可以多添几件条纹和印花啦。
依照这张衣柜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增减。通常情况下,一个合理的衣柜配比是,上衣数量是下装数量的1.5~2倍,内搭数量是外套数量的2~3倍,当然,具体的数量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作调整。但如果你能让你的衣柜达到这个配比的均衡线,那么,相信你再也不会有总是少件衣服的焦虑感了。
好了,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大家快动起来,给自己的衣柜做一个全面规划与升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