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再次畏之,最后侮之。”这可以认为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沟通成效的判定标准,也可说是人际关系的层次判断准则。
晏殊曾在《山亭柳-赠歌者》中吟唱了这样一种孤独:若有知音见赏,不辞遍唱阳春。
当然,后来有一个人说了这样一句话,再后来这句话也就成了名言,让众多的曲高者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孤独是圣者的事业!毕竟后世还是给予他们认可的。
现在,人们会把沟通分成三个层次:自我沟通、与他人沟通、公众沟通。强调沟通的一个“层次感”。所谓“上智不言自通,中智几言可通,下知言而不通”,正是此理!当然,人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这是孔老夫了过的。
沟通有三要素:沟通的主体双方、沟通的内容、沟通的方式。所有研究大抵就这几方面而论。而其目的,归结起来就一个:有效沟通!
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CRM理论,即:关系管理和有效沟通并不难,关键在于日常的积累。
人心是最易变化的东西,而所有的变化都会伴随着代价,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失去一些人,但是那些真正值得拥有的关系一定能够保存下来,并得到更多的珍惜!
易经《系辞下》有一段话很是精彩:将叛者其辞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而这也可以当作沟通中语言、神态、动作方面的一些参考,进而是心理探究。
当然,关于沟通,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有“开放的心态”,一个没有开放心态的人,话都说不上,也是很难真正接受他人不同意见的,更谈不上有效沟通了,属于可以放弃交往的一类人。
CRM理论上不达标准的人都曾用过这个借口:“我比较忙”,要不就是“我忘了”。
何为“忙”?心亡为忙!那何为“忘”?心亡才忘!一切只在用心与不用心而已!
有人做过一个关于“热脸贴冷屁股”的实验:
找一个猩猩幼仔,又做了四个母猩猩的仿真模型,我们在此分别编号ABCD。
A:就一个简单的模型放那;
B:装有电动设备,可以推小猩猩,不让它轻易靠近;
C:身上装一些带刺的工具,使小猩猩无法贴近;
D:模内充冰水;
小猩猩的反应令人深思,却又可以理解:
紧紧贴着A;
极力想靠近B,直到成功;
尽量靠近C,不愿远离;
蜷缩在一角,不再试图接近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