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县西边有一座海拔二千五百米高耸入云雄伟壮观的大山,人们叫它云峰山,终年云雾缭绕,看不清它的真面目。有一首歌谣形容比较准确:
云峰山,
云中山。
要想看清真面目,
必须登上山。
文新除掉蒋桂花后,知道自己身份暴露,把学堂的重担交給表兄邓识途承担,隐藏在复兴镇红叶村金贵家中。金贵是文新的学生,考入县中学,贫穷的家庭实在交不起学费,十五岁的他无奈辍学。文新看到他勤快,同父亲商量,留他在学堂做杂工。文新叫他利用空余时间自学,他辅导指点,文化知识大大提升,又一方面给他渐渐地灌输革命思想,后来发展成为革命同志。
文新从地委回来,第二天就登云峰山。
文新金贵师生二人,淋浴朝霞,踏着晨露,兴致勃勃,精神焕发,迈着坚定有力地步划,向云峰山挺进。他俩身穿黑色对襟衣服,下穿蓝布裤子,脚穿黑色粗布鞋,腰扎一条青布腰带,背后插一把明晃晃的砍柴刀,显然他俩是装扮成上山砍柴的农民。
师生二人来到云峰山脚下。仰望,雄伟壮观的云峰山,像一把神奇利剑,有敢与天公试比高的大无畏精神直刺云天;山上古树参天,云雾缭绕,好一派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壮丽景观。
金贵望着高耸入云的云峰山,有些畏然情绪说:“老师,这么高的山,怎么攀登?”
文新信心满满地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世界上没有登不上的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金贵又提一个问题:“悬崖峭壁,无路可攀。”
文新更进一步说:“世上本来没有路,只要你艰苦努力去走,一定会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金贵脑袋瓜子特别灵活,悟出老师的话深刻寓意,说一个人办理想的大事,只要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持之以恒,就能达到成功的目的。
文新观察了地形说:“我们从右侧面的斜坡哪里上山。”
师生二人虽然生活在山区,爬这样陡峭的山还是第一次。但他俩感不到疲劳,越往上爬越精神百倍。因为他们有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美景鼓励。文新由衷地吟诗一首:
百花争艳,
绿色玉翠。
潺潺流水的歌声撩心扉,
鸟儿鸣唱惹人醉。
文新不断地站住,神情眺望远方连绵起伏的翠绿、百花盛开的山峦,在心里感慨万千地说:“我们的祖国多么美啊!如诗如画。可是我国各族人民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生存而愁眉苦脸,哪有闲情逸致欣赏赞美祖国母亲的美丽。我们只有开展武装斗争,彻底推翻腐朽黑暗的反动统治,把广大的劳苦大众从苦海里解放出来,把祖国建设繁荣昌盛,让他们过上物质和精神的美好生活,到那时,祖国的儿女一定能欣赏、赞美、歌唱祖国母亲的美丽。”
突然,犹如一个滚雷般的吼声从天上滚来:“不许动!”师生二人惊魂地吓一跳。待师生二人回过神来,看见从茂密的树丛后面闪现出两个小伙子,端着枪,逼近面前。其中一个黑胖小伙子说:“你们是干什么的?”
金贵忙解释说:“我们是上山砍柴的。我是下面福来村的人,在县城帮一家餐馆。我母亲独自一人在家,柴禾烧完了,上山砍柴。”他用手指了指文新“这是我表哥,在县城教书,来看姑姑。今天星期天。他跟我上山,来看看云峰山的真面貌。”
黑胖小伙子又说:“我舅舅在福来村,小时候经常去舅舅家,村里的人我都认识。怎么我不认识你们两个?军师,把他们带回去审问。”
师生二人不约而同打量了称作军师的年轻小伙子。他不过二十出头,天庭饱满,浓眉大眼,丰满红润白晰的脸,只要你见了他,就会想他是一个智慧过人的人。
文新见身份暴露,就实话实说:“两位兄弟,说实话,我们上山,是找你们头领何旭有要事相商。请你们带我们见他。”
军师说:“不过要委屈你们一下。”
黑胖小伙子掏出一条黑布上前来蒙金贵的眼睛。云峰山土匪哨兵都有一条黑布,遇到可疑之人,要带回去审问,为了不暴露山上的秘密,都要蒙上眼睛。
金贵见黑胖小伙子来蒙眼睛,跃跃欲试地想进行攻击。文新见状,使个眼色,金贵会意,强制性克制激怒的冲动,乖乖地让黑胖小伙子蒙上眼睛。黑胖小伙子又把文新的眼睛蒙上。
军师在前面引路,黑胖小伙子在后面押送。他们爬了几道坡,拐了几道拐,进入一道大门,没有走多远,就叫停下。
听军师说:“队长,你在看书?”
队长答道:“嗯。”
黑胖小伙子说:“大哥是秀才,每天都要看书。”
军师又说:“我们抓了两个可疑之人,可能是国民党探子,冒充砍柴的,被我们盘翻了。他们说上山的目的是找你有要事相商,要见你。我们把他们带来了。你看……”
这时听见搁书声,大哥说:“把他们的黑布条解开。”
师生二人的黑布条解开了,由于黑布条蒙半个多时辰之久,过了好一会才渐渐地恢复视觉,见这是一个宽敞礼堂。离面墙壁不远处,中间放有一木柜台,上面蒙一块大红布,柜台的前面依次放着四排木凳。看来这是他们议事的地方。后面一条木凳子上坐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他中上个子,不胖不瘦,一双闪烁智慧光芒的大眼睛,皮肤白皙红润光泽。他就是被称呼队长的人。
队长指着台前面的凳子说:“你俩坐下。”
师生二人坐下。
队长开始审问。他指着文新说:“你叫什么名字?”
“文新。”
“哪里人?”
“红树县清水乡清水湾人。”
“职业?”
“清水湾私塾学堂教书先生。”
队长听见他是清水湾私塾学堂的教书先生,不由得打量一下文新。他知道恩人文韬的儿子叫文新。他上清水湾私塾学堂时,文新在县城读中学,后来在省城读书,听说是他上山后才回到清水湾私塾学堂教书的。他想到他上山有什么目的?他正要开口想继续问下去,文新却先开口问他:
“请问大爷,你以前是不是染过布?”
队长回答说:以前染过布。”
“你能把黑布染成红布吗?”
“能。”
队长向军师挥了挥手说:“把他带下去休息,我和这位兄弟有话要说。”
三人走出礼堂后,队长异常兴奋地说:“同志!”他伸出手。文新也赶紧伸出手,感情真挚的说:“同志!”两双革命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队长自我介绍说:“我叫何旭。”然后问道:“你是县委派来的?”
文新答道:“不是县委派来的,而是地委派来的。”
何旭在心里疑问:文韬县委书记派我上山来,只有他知道我的身份。按照党的纪律秘密原则,是单线联系,怎么地委知道呢?他觉得这里面有意想不到的隐情。
文新从何旭疑胡表情知道他内心的思想动态,立即解释说:“我从父亲藏的秘密中知道与你联络暗号。”他也简要地向何旭讲了怎样得到父亲的秘密情况,然后才从怀里掏出向阳转交给何旭的信,递到他面前说:“何旭同志,这是地委书记向阳同志给你的信。”
文新的话把专注在怀疑何旭的梦惊醒,知道自己心里怀疑会折射到脸上呈现出表情变化,被文新看出,感到羞愧脸红。他赶快说:“好好!”的回答,用来挣脱尴尬的不好意思。他接过信撕开,抽出信页展开,只见上面写道:
何旭同志:
文韬同志是我发展红树县第一个共产党员,他向我汇报了派你上云峰山改造义匪成为红色武装的情况。党为了加强武装斗争,决定在红树县搞农民武装暴动起义。由于县委书记文韬同志被叛徒出卖牺牲,起义之事搁置下来。文韬之子文新同志接替县委书记一职。他上山来,与你共商起义大计,万望执行、配合。
永安地委书记 向阳
一九二八年七月
何旭看完信后,立刻爆发出狂喜的举动,有力的拳头擂打木台“咚咚”直响,刚劲有力地叫道:“好啊!我早就盼望这一天啦!文韬同志派我上山的目的,是让我这个染匠,用红色的共产主义思想,把这块黑布染成红布,将来搞武装暴动起义。我们趁这次暴动起义,活捉胡魁,由人民公审,为文韬同志报仇。”提到文韬,他的情绪立刻低落下来,沉浸在悲愤之中。他知道文韬被胡魁亲手枪毙的噩耗,真想带领红军独立连冲下山,把红树县城踏平,亲手杀了胡魁,为恩师报仇。文韬牺牲,就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他想到党组织没有指示攻打县城,就克制报仇的怒火。他痛苦和压抑地期盼这一天到来。今天终于到来了,他的心情是多么地高兴啊!他低落的情绪和悲痛的心情被即将要暴动起义而激发起来的激动兴奋所占领。他又表决心:“我们独立连完全听党指挥,不怕牺牲,冲锋在前!”
文新看到何旭兴奋激动超出人正常规范的举动而反映出来的行为,心里也分享着红树县将要举行武装暴动起义,大快人心的喜悦。他喜形于色的说:“举行武装暴动起义,对革命者来说,都会振奋。我相信,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吃了中午饭,红树连召开排以上干部会议。在会上,文新宣告了党决定在红树县举行农民武装暴动起义,深入仔细地讲解了这次起义是为了加强党的武装力量,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动员广大青壮年参加红军,壮大革命队伍。然后通过会议讨论,提出起义前的几点意见:一,大练兵,提高士兵战斗素质;二,筹备物资;三,搞武器弹药。
会议持续到黄昏结束。文新感到今天顺利地达到预想的目的,有说不出的爽快。
吃过夜饭,何旭对文新用关心亲切地口气说:“文书记,今天辛苦劳累,早点休息吧。”
文新精神一振,笑呵呵的说:“我呀!今天所要办的事都顺利办成,特别精神,根本没有什么瞌睡。但是我还有一件心事未了。如果了了,我今晚就睡得着了。但这个心思嘛,要你才能了结。”
“我!”何旭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能了结你什么心思?”
文新又说:“当然是你。今晚十五月亮圆的柔美月辉,会给雄伟壮观的云峰山蒙上一层神秘面纱,找一个迷人之处,请你慢慢地叙说我必须想知道你是怎样把土匪武装改造成红色武装的原因。”
何旭笑着说:“看来我们的文书记还是个革命的浪漫主义者。我带你去一个地方,那里充满诗情画意,让你神往陶醉。我给你讲述我那段艰难曲折的经历,满足你的心愿。”
文新跟随何旭走出云峰寨,穿过了从茂密的树林杂草中踩出的一条小路,爬上一个陡坡,何旭用手指着远处说:“文书记,你看那是什么?”
文新放眼看去,冷笑道:“你把我当小孩,来考我。那不月亮吗?”
何旭用手指着天上:“文书记,你看天上。”
文新仰望,天空悬挂着一轮明月。他迷糊,于是说:“我以往只是见天上有个月亮,水中有个月亮,没有见地上还有个月亮?真奇怪!”
何旭说:“你要想知道真相,到了那地方就清楚了。”
两人又走了一公里多路,来到温柔光芒的月亮旁边。
何旭像一个导游口词清楚流利地讲解:“我们红树县的石头全是清一色的青砂石。”他用手指着,“唯独这一块石头是黄砂金黄色,形状圆圆平平展展,直径约二十米,闪烁金黄色光芒,晚上在月亮的光辉映照下折射出金黄色柔和月光,完全像天上的月亮。当时黄黑雷大哥发现叫她月亮石。黄黑雷大哥遇到重大问题时,都要来到月亮石上坐着静思。说来真怪,每一次都能灵感地想出解决的好方法。我当上这里的头头,遇到难题,也经常到月亮石上静思,大脑的屏幕上也会出现解决难题的方法。真是神奇,百思不解。”
文新被何旭精彩讲解,带入故事的意境中去,痴迷钟情地说:“真是梦幻的神话。月亮石,是灵魂石,神仙石。因为周围环境幽静,坐在上面思考问题,思维敏感更加灵敏,就能显现出更好的方法来。”
何旭依然履行导游的职责:“如今逢秋季,万木葱绿,鲜花怒放,今晚十五月亮美丽的月色又精心细致地打扮,更是人间仙境。文书记,请你欣赏吧。”
文新这才尽情欣赏。
十五圆圆的月亮散发出对大自然慈爱柔美温和的月光,洒在云峰山轻柔漫舞妖娆的白色雾纱上,她俩交相辉映,呈现出粉红色面纱,满怀少女纯洁真爱情怀,温柔爱恋地抚摸秋天风雨浇灌万物茂盛碧绿鲜花怒放,使她富有朦胧神秘含羞之美。那绿叶散发出的叶绿素的清香,和鲜花溢出来各种元素的芳香,好似甘露美酒,沁人心扉。月亮石周围是绿色少女(小草树木),双手捧出的鲜花,情意浓浓地把她紧紧拥抱。这诗情画意的画卷,用众星捧月来形容。
文新被这幅大自然最美最激情的美丽画卷醉得痴痴颠颠狂狂地抒发内心的感慨:
天地月亮相辉映,
雾纱缭绕缠魂魄。
绿叶鲜花朦胧美,
千年美酒灵魂醉。
青山处处是美景
唯独这里风景美。
何旭拍着手,真心实意赞道:“好诗!好诗!我经常到这里欣赏她的美景,陶冶情操,觉得她景美情深不能完全表达她的情意,你却淋漓尽致把她刻画出来。”
文新陶醉在美景里兴致浓浓说:“这样奇特的美景,岂能用语言能形容出来。我也只能说出她的皮毛。”他抒发完来自大自然美景醉起激情后,他提出说:“我们到月亮石上坐坐,沾沾她的神灵仙气。”
两人走上月亮石上,盘腿而坐。文新还是心旷神怡地说:“坐在月亮石上,感觉像是坐在月亮之上,心里充满无限浪漫神往。”
何旭深有同感说:“我每次坐在月亮石上,也都是这个感觉。”
文新再说:“这里美景也欣赏了,你现在该给我讲述你是怎么上山的?又是怎么把土匪这块黑布染红布?”
何旭只好满足文新真挚的感情想知道自己的一段往事风云。他一边回忆一边用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讲述着过去那峥嵘岁月具有神话般的传奇色彩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