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
在一节美术活动中,我请孩子们用棉签画《下雨了》。原以为孩子们对下雨有许多感受,可实际上他们没有多少体验,孩子们左顾右看的,迟迟不敢下笔,不知道该画些什么,绘画表现基本以相互模仿为主,自主想象表现的成分很少。
对这次失败的美术活动,我进行了反思。如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美术表现能力呢?虽然孩子们经常看到下雨,也曾在雨中行走,可是他们有意识地观察过雨,听过雨吗?想到这些,我豁然开朗。
第二天正好是下雨天,我请孩子们穿上雨鞋,撑着雨伞走进雨中。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小雨点从哪儿来?它是怎么样的?”“小雨点从天上来”“从云朵上来”“小雨点一条一条像线一样”“小雨点是一节一节的”……孩子们通过在雨中亲身体验,思维一下子就打开了,答案五花八门。接着,我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听听小雨点在雨伞上干什么?”“小雨点在跳舞”“小雨点啪啪啪在唱歌”“小雨点在与怪兽打仗”……孩子们的话匣子一打开,就如淅淅沥沥的小雨停也停不下。
过了一会儿,孩子们来到一个小水坑旁,开心的走进小水坑。他们踩着水深,一脚浅一脚深,脸上写满了快乐,连伞斜了,雨点落在脸上,也全然不知。我问他们:“小雨点落在水面上,怎么样了?”小红说:“水珠会跳起来。”东东说:“小雨点落在水中,有一圈一圈的花。”小华说:“小雨点落到水中,会有一个一个圆圆的圈,圆圈还会越来越大。”听着孩子们的回答,我十分欣喜,这不正是孩子们绘画小雨时所需要的经验吗?
在接下来的美术活动中,绘画前的谈话十分热闹,孩子们争着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们的表现也十分生动,富有个性。君君画了细细、斜斜的小雨;乐乐画了短短、粗粗、密密的大雨;可可在画纸下端画了一个小水坑,说有小水珠落到水坑里了;兰兰画了从雨伞上一滴滴下落的小雨点。
两次绘画活动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要从幼儿的生活出发,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的直接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能使活动更生动,更有变化,也更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