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大人总喜欢定义孩子的成长。家长们用他们的思维去规定一个孩子应有的样子,在他们心里,一个好孩子应该听话懂事,成绩优异,多才多艺,最好是不吵不闹,不爱到处玩,性格沉稳内敛,但在外又能大方开朗,广交朋友。做一个方方面面都接近满分的“别人家的孩子”。
也有些家长甚是喜欢用批评式教育,以一种理所当然的绝对性权威去教育孩子。古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文明了些,不常用棍棒打了,改用骂的。这些家长喜欢用批评的语言去和孩子“讲道理”,更有甚者,他们热衷于在人前教育孩子,将孩子的缺点、不足展现在人前,甚是良苦用心地说,这是为了要让孩子保持着谦虚的态度。
有作家曾在书中写过,成年人不管犯多大的错,都是自己结的果。可少年,他们的错误,常常一半源自父母,一半源于对生命的无知。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所有的行为都受童年经历的影响,所以,一切的因果都要追溯到生命最开始的地方……不谈是否犯错,就只说一个孩子的行为,或多或少,但肯定离不开其成长的经历,而这份经历,来自家庭……
不管时代怎么变,大人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一直都在,比成绩,比才艺,比做家务,有的连身高体重都能比……纵使你在很多方面都比人家强一点,但大人们总能找到你的弱项,然后想到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跟你比较。看到新闻报道中那些名校学生、获得各种大奖的优秀人才,他们总要拿出来告诉你一声:看看人家。当“别人家的孩子”不知不觉充斥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时,却没有人去看看“别人家的家长”是什么样的。
当孩子没有拿自个儿的父母去跟别人家的父母比较时,家长们又为何要让孩子们活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学校和家长都老是教育孩子不能攀比,而“别人家的孩子”的存在又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更为残忍的攀比?在绝大多数家长心中,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寄托着父母的希望,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说:“我们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要努力,我把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你不要让我失望啊。”这可谓是一番苦口婆心的谆谆教诲啊。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每个孩子都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应该去承载谁的希望,去完成谁的梦想,因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们应该规划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若只是这种不定时的“叮咛嘱咐”,也还算幸运。因为生活中现实存在着很多家长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或是逼着孩子去做自己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当然了,这时候有乖乖听话的,即使自己不喜欢,也毫无个性、默默接受,从不会说“不”的孩子;也有个性张扬、绝不顺从,从而引发亲子矛盾的不懂事的孩子,不胜枚举……即使产生了矛盾,大人也依然坚持自己的内心,认为自己“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为你好”是最沉重而矛盾的三个字。
当大人们坚信自己是在“为你好”而劳心劳力时,却忘了问问孩子有没有感受到自己是在为他好?也忘了问问自己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更忘了问问自己,他们更希望孩子变得成功,还是过得快乐?
作为父母,可能没能给孩子遗传一个叫做天资聪颖的基因;可能没有条件将孩子培养得多才多艺;可能无法给孩子提供一个不愁吃喝、优渥的生活条件……但又如何?这难道不是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现状吗?而你能做的又有什么?当一切硬件条件都远远不够时,你能教给孩子的还有一种无需金钱却又十分宝贵的东西,叫做“态度”。学习态度,生活态度,面对万事万物的态度等等等等。比如遇到挫折时依然微笑面对的态度,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心平气和解决问题的态度,知足常乐、笑对人生的生活态度……这些都是俗得不能再俗的例子,可越是老生常谈的东西越容易被忽视,也越不容易做到,故显得更加地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