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春华秋实,在我工作的36号教室里,我送走了30届小学毕业班。谁都知道,毕业班的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重中之重,难咬的坚果。唯有教过毕业班的老师,才说得上是成熟的老师,才说得上是经历了完整教育人生的老师。
我教毕业班是苦出来的。节假日补课,双休日补课,就不说了。要教好学生,就得帮助学生考好试,成绩才是硬道理,才是一个教师说话的底气。夜晚九点,下夜自习辅导课,把学生送回家去,别人可以洗却一身疲劳,躺到床上,我不能,得开始上自己的“夜自习”。把钢板、蜡纸摆开,把各种资料摊开,挑灯夜战。研究教材,研究别人的的教学成果,采撷百花,酿制自己的一家之蜜。每周设计制作两套复习试卷,然后油印出来,一式两份,发给学生。做完这套,批阅讲评过了,再让学生重复做一次。毕竟资源珍贵,资源要充分利用。时间加汗水,结果获得了小考成绩五连冠,在一个乡镇只有一个学生考上重点初中的年月,这个学生就出在我们班。上世纪的80、90年代,书店里根本买不到教辅资料,我就是这样带领学生打拼出来的。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我教育我的学生,包括我自己,不要相信聪明,不要相信天才,只有刻苦努力才靠得住。做什么事情都要舍得吃苦。一切成功背后,都是咬紧牙关的坚持。
我教毕业班是累出来的。那时,自己担任学校副校长,不但要上毕业班语文课,为全校教师做出榜样,起好带头作用,还要在校长领导下,处理一大堆行政事务。你扛不住,累不得,就没有今天。上级来通知,要校长到上海挂职培训半年。他教的一个毕业班的语文,我上的一个毕业班的语文,两个班共计七十多学生。怎么办?撂下重担让谁来挑?去外面请代课教师,请来教低年级可以,教毕业班,并且还要教统考科目,不敢想象的事情。一所学校的脸就搁在六年级上面,如果小考考砸了,谁担当得起这责任。思前想后,双肩挑,我教两个毕业班的语文。为了整体利益,顾全大局,你别无选择,迎着困难上。到最后,付出有了回报,七名学生考取重点初中,在镇里乡村小学毕业班成绩比较,我们遥遥领先。
我教毕业班是创出来的。教育自有其规律,仅只苦教苦学也不行,还要因班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这样,创新就成了我教书育人的主旋律。我在班上组织了十几个社团:班刊社、读书会、篮球队、演讲组、手工组、诗歌朗诵组……把每个学生纳入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里,发展兴趣爱好,每两周安排一次汇报展示。每逢星期一,举办人文讲座,由我来主讲。从轩辕黄帝讲起,一直讲到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把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介绍给学生。以故事为载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滋生理想,产生梦想。我工作的36号教室,还定期开展宣誓活动,我为学生拟写了这样的誓词:“肃立国旗下,我庄严宣誓:今天,我是学生;明天,我是共和国公民。我爱祖国,我效忠国旗。善良、诚信、谦恭、恻隐是我恪守的道德准则。学习、求知、阅读、明理,是我每天必须完成的功课……”共八条,它既是《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思想的延伸,也是班级学生行为再规范,还是对学生做人的指引,学习的指引和理想的指引。
我认为,一个成功教师,不应该仅只是教出来的,还应该是写出来的。写的意义不但是记录教育生活,还是思考教育、研究教育、整理教育、对自己教书育人过程进行审视。没有经过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
我的写作是自己培养自己。我有梦想,这个梦想算是我的教育中国梦了。我爱教育,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想把学生教好。我希望借着这个平台,把自己教成在一方有影响力的教师;我还希望借着这个平台,把自己送到专家学者型教师那个行列里去。要把这个梦做圆,对一个乡村教师,对一个坐在轮椅上,拄着双拐工作的教师,其挑战,其难度,可想而知。等学校来培养自己?那是靠不住的;等上级领导来培养自己?那更是虚无缥缈的事情。最靠得住的就是自己培养自己,自己造就自己。方向确定下来,就进行目标分解。每天目标是由上一堂好课,思考一个教育教学问题,读30页书,写一千字的笔记,逐渐过渡到上好课,思考教育教学问题,读30页书,写出三千字的教研笔记。然后每月目标,每年目标,十年目标,二十年目标……逐渐推进,逐渐积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我的诗意和远方越来越近了。
我的写作是想为教育做出更大贡献。我说过,就我个人来讲,是卑微的,但我们的事业却是伟大的。在这个伟大的事业里,我渴望着拥有自己的一份贡献,拥有自己的一个名字。通过备课、上课、批阅,教育学生,立功、立德,我达到了第一个目的。我还要通过握着这支钢笔来观察教育,研究教育,进行教育写作。然后把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教训,自己对教育的探索,对教育的思考,表达出来。借助纸质媒体,借助电子媒体,让更多老师看到,学习、借鉴。对教育事业,我做了第一份贡献后,再做第二份贡献。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耳顺之年,我的目的达到了。当然我还会继续走下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我的教育写作从凌晨开始。记者在采访科比·布莱恩特时,问他为什么会成为篮球明星。科比回答说:“你去看看,凌晨四点,洛杉矶大街上有谁在跑步?”世界之大,族类之多,但道理是一样的。成功在八小时之外。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未来发展,只需问他八小时外做什么就行了;问他几点钟起床,起床做什么就行了。
我出去培训教师,经常遇到老师说,我抽不出时间读书,抽不时间写作,抽不出时间锻炼……我不赞成,那是主观不努力。我凌晨四点半钟起床写作,用写作和读书来迎接黎明。这个时候,天地还在暗夜里,许多人还在睡梦中。写出两千字,快快乐乐,很有成就感、幸福感到学校去工作。我的教学任务一点也不比别人轻松,持之以恒坚持,逐渐习惯养成,也就觉得没什么。对付起来,游刃有余。
服务的学校,参加工作时我最小,如今我最老,时光悠悠,“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人,如果要游戏人生,太容易了;要虚度年华,太容易了。只是转眼间,当你从讲台上走下来,从教室里退出来,华发早生,空虚会无边袭来,头涔涔,汗淋淋,脊背凉嗖嗖的。我这一辈子,究竟真正拥有点什么?能够拿出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