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2015年4月,一封辞职信横空出世,红遍大江南北,信上只有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2017年有记者找到这封信的主人——原河南实验中学教师顾少强,了解她“看世界”的境况。
离职后的顾少强果然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当年的期许:她去杭州看小百花越剧团表演,为了茅威涛的表演连买三场最贵的票;去江南水乡,穿上以前不好意思穿的旗袍和水红色长裙;去哈尔滨,遇到了几个月前街角偶遇的那个他,然后闪婚,定居成都,在街子古镇开一家名为“远归”的客栈……
孩子的到来没有成为她行走的牵绊。相反,这个幸运的小姑娘出生才3个月,就跟着爸爸妈妈外出“看世界”了,两年间走完了国内除新疆、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
媒体问起当年的裸辞,顾少强说,那不是因为勇气,而是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底气。
正是这份渴望和底气化作动力,鼓励她跳出束缚,拥抱充满变数和活力的新生活,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碰到不同的契机,开启不一样的人生。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除了看不一样的风景,还有人生的无限可能。
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个寻常的接送孩子上培训班的路上,父子俩聊及梦想的话题,父亲随口说了一个可以激励孩子学英语的梦想:“爸爸想环游世界!”孩子反问:“爸爸,现在为什么不去呢?”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在爸爸的心底埋下、生根、发芽——爸爸想要环游世界的梦想被激发了。
当爸爸在朋友圈宣布旅行心愿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像天方夜谭,可是一年后,他真的带着老婆孩子,踏上了环球之旅——他就是时间管理品牌易效能创始人、喜马拉雅平台热门可主讲人叶武滨。
7年的时间,叶武滨完成了环球旅行,也深刻体会到每次出行前应对纷至沓来的各色困难时的不易。
在逐个攻克难关、最终欣赏到同一个世界上极致别样的风土人情后,叶武滨的格局被打开了,他发现,人生充满了无限可能——他从一个没办法得到完全“自由”的媒体工作者,努力成为一名旅行途中依旧不敢松懈、不间断分享知识、自主规划课程的讲师,再到成为一位作家,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感悟记录在《追梦成长》这本书,分享了他获取“成功”的思维、方法,传递实现梦想的勇气与能量。
而这一系列的人生变动,始于一句稚气未脱的反问:“爸爸,现在为什么不去呢?”以及在朋友圈里立flag发布的看似痴人说梦的“想要环球旅行”的梦想。
有开始才有可能,有行动才有收获。
世界再大,也需要你迈出前行的第一步,才有机会丈量她的伟岸,领会她的奥义。
3.
积微成著,积水成渊。
顾少强的女儿出生才3个月,就随着父母游历大江南北。有人问,这么小的孩子哪有什么记忆?看到的风景很快就会忘记的,何必要带她去,徒增累赘呢?
这个问题叶武滨也许能回答,因为他的儿子叶鸿儒五六岁开始跟着他周游世界。
7年的环球时光让天真烂漫的孩童成长成能够独立思考的少年,也在他心里留下独特的印记。
叶鸿儒承认,刚开始旅行时的记忆有些模糊,只是依稀记得一些新奇的感受。如在坐热气球俯瞰草原时的视觉冲击,在菲律宾潜水时突然灵光一闪体验到世界是立体的;坐直升机靠近伊瓜苏大瀑布,感受强大震撼的水力量等……
随着旅行的深入、次数的增加,那些脑海中的记忆碎片慢慢重叠、拼凑、排列,组成了浩瀚、宏伟的新的认知世界。同时,也教会他用开放包容的心去看待未知,体验不同的乐趣。
现在的叶鸿儒还会反省,小时候旅行不懂得把握时机,好好参观当地博物馆,了解风土人情,现在反过来又促使他养成了去博物馆展开探索和学习的习惯。
积微成著,积水成渊——你今后看似不经意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决定,其实都带着过去经历的影子,
人生的开场就像一张白纸,每一段经历都像在白纸上画了一笔。也许刚开始,谁都看不出来这幅画的走向,但随着越来越多线条和色彩的加入,这幅画的形象逐渐丰富出来。
而旅行,能为这幅画提供更多可使用的画笔。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除了风景,我们还能看到什么?
可能谁也回答不了你。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风光,在不同人的眼中,也会萌生出不一样的景致与光彩。
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探寻、去体验、去领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