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朝起,华山就被朝廷奉为五岳之一,享受国家祭祀的尊荣。是以专设了西岳庙。庙的建制颇有帝宫气象。只是承载历史文化的碑林风格颇为诡异。几乎所有的碑都同样颜色与大小,横平竖直,整齐排列,正看反看都象极了墓碑。严重的审美缺失,降低了大庙今日的品格。虽光鲜不减,土豪的味道却挥之不去。
西岳庙只是崇其历史身份,可以砸了银子一劳永逸,华山景区则因游人熙熙必须与时俱进。遗憾的是,这几年的华山声名狼籍。每逢节假日,总有恶事甚嚣网上。尤其是因为管理不善与疏导不力,常将候缆车的游客滞留山上的报道屡见不鲜。但恶名没有让景区生意萧条,却激起人们更来探幽的决心,以至于山上的住宿较前几年贵出几倍。原本40元一个的床位,现在竟卖到160元。其它饮食跟着水涨船高,高得让人咋舌。
究其原因,还是景区管理不善。山头空间有限,将所有摊位都承包出去,自然失了价格控制权。若留小部分自己经营,则可以将价格适当拉低,免遭些许吐槽。另外,应该积极利用道观的有限资源,鼓励他们开门纳客,以平衡那些漫天要价的商家。当然,这或许根本不是景区的目标。摊位效益越好,每年的租金就会越高。利益永远是商家心头的终极目标。
昨晚宿于大上方。夜里见一轮明月光照山谷,暗想今日应天高气爽。事实上是半日如此。午后太阳消极怠工,人的情绪跟着低沉。不知是受了气场的激发,还是最近一路风尘走累了,尘封往事纷至沓来,折叠在脑海里,对商家产生些无谓的抱怨。其实他们很努力,连免费摆渡车上的中年大妲都要勉为其难,用英语去重复前面的温馨提醒。当然,不地道的发音惹了整车厢的哄堂大笑。
这大概就是我眼里的华山:险而不割,秀而不羸,光而夺目,尊而昂贵。他年机缘成熟,必会再来。
20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