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论研究生的时候,我应该说些什么?
毫无疑问,研究生阶段肯定是应该搞科研的。
但是,那一段标注并不是那一段时间生活的全部。
你所看到的精英们给的答案估计我都找过,最能契合我的是读书,锻炼,旅行,因为放到哪儿都没错。
上研一年来实实在在的没看过几篇论文,一是英语不好,读起来费劲得很,论文总是没有那些杂书看的来劲;二是忙不知所谓。然后回头一想为自己辩解下,研究生就是发篇SCI了事么?可能奖学金多一点,毕业后工资待遇好点。但显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并不想庸碌而生庸碌而死,做个真正的自己的话。
尽管现在我已经在幼稚的长尾下老了,但确定的是,不出意外,一生将是漫长的,更加确定的是无法预知的未来对我是多么地不确定。我会对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物发生兴趣,天知道。所以当某天一觉醒来,我突然对美术产生兴趣,从IT转到国画,从c++代码的编写到对留白的把握,从概念,基础到熟练程度,除了兴趣什么都得重来时,我会叹息我把二三十年的时间都浪费在了并不是我真正兴趣的地方吗?但我总觉得应该有某种共通的东西,如果齐白石不改木匠做画匠而转攻诗歌,估计也绝对不会是个差劲的诗人。
丢什么卡牌进去就放什么技能。这种东西无论你把它放到哪里,虽然不一定能让你大放异彩,但总不至于逊色于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真正意义上应该是这么个意思。
做的什么,学的什么从长远来看好像真的不重要,那句话是这样说的,谁知道你洗澡时候看的洗发水沐浴露的说明书,说不定日后在你把妹的时候就能用到呢。
我还不知道那团模糊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但是我确信它存在。在没有找到之前,我不想越来越多地对没有尝试过的人、事、物丧失了兴趣。
不想读博的原因是,我现在找不到那种想要的东西,并且觉得将来读博也找不到。坑没有挖深也不知道有没有水,现在的事对错将来才能知道。我越来越相信人生一定是条曲线而非折线,转折点都是外界定义的。
不知道写的是些什么,好久没敲字了,反正写下来,总是有点用的。
最后写一句话:把研究生阶段当做这样一个特质的学习和验证过程,因为留给我们每个人交叉验证的时间不多,毕竟等待着做的和想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杨绛说我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