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但是全国各地的豆腐做法和口味各不相同。走过很多地方,我觉得最美味的还是故乡的豆腐。
我出生在河北北部的一个小山村,八岁之前我都生活在那里。那时发生的事我大多不记得了,但记得母亲和乡亲们做豆腐的情景,大概是跟我爱吃豆腐有关吧。
那时是1980年前后,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乡村的生活更是清贫,豆腐和豆制品都是好东西。那时每家的豆腐都是自己动手做的。黄豆是自己家地里种的,做成豆腐是很麻烦的一件事。
首先要把黄豆破碎,村里人大多还是用那两台古老的石碾子,如果借不到驴的话,大人们只能自己用力推那沉重的石碾子。把黄豆碾碎后要用簸箕把豆皮簸出去,然后就可以拿到磨房里用石磨磨碎了。
石磨是由上下两块大圆石板做成的,中间有一个轴连接,上面那块石板两边各有一个木把手,表面有一个圆形的孔,是加物料用的。磨盘上有一道道凿出来的凹痕,通过转动上面那块磨盘,把物料磨碎。现在很多年轻人没见过石磨,有的在景区见过展品也不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
磨豆腐的时候一般是借一头驴来,把驴的眼睛蒙上,用绳索把驴和磨盘套在一起。大人们用口令喝令驴拉磨,然后驴就围着磨盘一圈一圈不停地走,直到把那些黄豆磨完。人们不能离开石磨,要不时地往石磨的入口添加兑了水的碎豆子。
磨得粉碎的黄豆和水混在一起就成了糊状物,顺着下边那块磨盘流下来,流到石槽里,再从石槽里流到下边接着的容器中。
说到这里,做传统手工豆腐才刚完成了一个小步骤。接下来是把糊状物加入适量水,用豆包布过滤掉豆渣,就成了生豆浆。
生豆浆盛放到一口大铁锅里,然后就是用木柴烧锅,直到把豆浆煮沸,沸腾状态要持续一会儿,然后就可以停火了。
如果想做油豆皮儿,就等豆浆凉一会,表面上起了一层皮儿,用筷子轻轻挑起来就行了,油豆皮儿晾干了能保存很长时间。母亲说不能起很多皮儿,起多了豆腐就该不好吃了。
接下来把熟豆浆盛到一个大大的盆里,稍凉后,开始下一个步骤,用卤水点豆浆。这可是一个技术活,就是卤水的用量一定要掌握好,因为卤水用多了豆腐就会变老,不嫩了。
用卤水点好后的豆浆,慢慢结出絮状物,变稠了,其实就变成豆花了。这时就要把豆包布准备好,铺在一个大笸箩里,然后把豆花倒进去。凝固的絮状物留在笸箩里的豆包布上面,清汤则会漏到笸箩下面的锅里。豆包布一定要比笸箩大出一些,要用多出来的豆包布包裹豆腐脑,包好以后还要找一个重物压在上面。
再等一段时间,豆腐已经压结实了,打开豆包布,散发着热气和豆香的豆腐就做好了,再用刀切分成很多小块就可以储存起来了。
那时没有冰箱,一次做这么多豆腐怎么存放呢?除了要送给左邻右舍一些,其他的可以做成咸豆腐干。冬天就更好办了,直接放在窗外就成了冻豆腐。
说起咸豆腐干,那可也是当地的特产呢。就是把一块一块的豆腐四周蘸很多盐,腌起来,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晾晒,还要经常翻个儿。等到豆腐干晾好差不多要一个月时间。这时可以收藏起来慢慢吃。吃的时候要用水泡一泡,不太咸了就可以吃了。
这样做的豆腐干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以直接切成条当咸菜吃,也可以用水泡后炒菜、凉拌。
后来我家搬到县城里住了,母亲就再没自己做过豆腐了。有时想做豆腐干也是买了现成的豆腐来腌。
县城里卖豆腐的人不少,三十年过去了,我有时回家探望父母,还能看到推着小车卖豆腐的人。有时他们还到小区里叫卖:“豆腐、浆子,豆腐、浆子......”他们也卖新做出来的油豆皮,但数量不多。
县城的超市里也有当地的豆腐干在卖,我有时买回来一些,找到一些过去的感觉。但是在北京的超市从没见过这种豆腐干。我在北京买过油豆皮,却与故乡的油豆皮相差很远,就再也不买了。
去年我回家的时候,爸爸妈妈给我买了很多新鲜的油豆皮,用冰箱冷冻起来带回北京了。
豆腐好不好吃跟黄豆和水都有关系,水土不同做出来的豆腐就不一样,仅仅在一个县境内各乡镇的豆腐口感还不一样呢。
现在的黄豆跟以前比也差远了,我在北京超市买的黄豆打出来的豆浆发白,口感寡淡。而在我家乡小商贩们卖的豆浆都十分粘稠,爱起皮儿,有一点乳黄色,味道很香。
前几天我用黄豆做芽苗菜,泡了一天,又精心照顾了三四天,一颗发芽的都没有,就像是煮熟的豆子那样没有生气,只好扔掉了。而我用绿豆做芽菜,一般第二天、第三天就发芽了。有的绿豆已经存放了两三年,照样挺爱发芽的。
现在人们早已不用那种方法做豆腐了,老家的小商贩们也用机器加工了。
北京的豆腐大部分都是豆制品加工厂生产的,味道也不错,但是很难再吃到记忆中的豆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