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学习就是探究学习。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是最佳的学习知识的方式,他认为学生要是自己做出了发现,那么他们就拥有了自己的知识,并且这样做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反思:
蒙台梭利说:我听过了,我就忘记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著名的学习金字塔理论中,通过听讲这一方式获得的学习留存率只有5%,而通过实际演练“做”中学获得的留存率则高达75%。可见,任何知识的习得,任何一种学习,“做”都是一种重要的方式,想来这也应该是课标从“双基”发展为“四基”的一个原因吧。只有学生完整地经历了数学活动的过程,才能积累起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效果,才算的上是真正理解和获得了知识。
对小学生而言的“发现”,需要把握两点:一是对小学生而言的所谓“发现”,不一定是发现未知的东西,新的事物,更多应该是借助知识理解、探究的过程,去体验“发现的过程”;二是对于小学生而言的“发现”,不能要求过高,很多时候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的合作、互动下发现的,并不一定都是独立发现的过程。事实上,自主、合作、探究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学习方式,它们通常是对一种综合性探索活动的不同侧面的描述。
反思:
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发展不成熟,这一特点决定了其探究(研究)一定不会是像科学家那样,有什么新的、重要的发现,但即使这样,我们也应该重视让学生去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这些发现,对于成人(教师)来讲,也许不值得一提,但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去发现一些规律、结论,其意义绝不亚于科学家的一个新发明。这样一个探索的过程,是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的过程。这让我想到了这个学期我们在“探究性作业”上做的一些尝试。围绕着核心知识的理解和重难点的突破,我们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了一些问题作为探究作业的材料,原本也就是期望通过学生自己的研究,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然而在实践中,学生所呈现出的作品却让我们眼前一亮,可以说,这些作业的实施,不仅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而且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