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喜欢读书,喜欢枕边放上一本书,是因为好学还是因为为了显示自己好学呢?
仔细的回忆了下,我发现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不是自夸),喜欢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家是农村的,家里不会备着书的。父母也没有看书的习惯。上小学喜欢读故事,读《思想与品德》(小学必学的科目之一)上面的小故事,睡前看上一会,那时候只是单纯的想看故事。
小学玩心重,想看书还不好意思跟父母开口。终于有一次去书店买练习册,让我妈买了一本《格林童话》花了二十五元,买回家以后,不是先翻看,先给书做了一个封皮,怕磨损。十多年了,这本书一直还在,尽管书架上,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了。属于仓库的一员了。
初中对未知知识的渴望更盛,买了心理学,还有故事会,杂志,买往期的杂志纯粹是为了便宜。
不管看什么书,不仅会开阔视野,还会有自己的思考,产生一些共鸣,改变自己的一些固化的想法。这是我觉得我读书的用处。
读书这几年我总结了我读书三个习惯
一 读自己喜欢的书,读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书。
倘若不知道自己喜欢读什么书,那就广泛阅读就好了,读着读着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书了。知道什么书适合你,知道哪些书读了可以让你产生共鸣。
先读感兴趣的书培养自己的喜欢上读书。最后养成无一日不读书。
二 写读书感悟
读书中一些的段落,一些句子,一个词语,书中所写,和你所思考的相互碰撞产生一种新的思想。可以在书上用铅笔画横线标出来,并写上感悟(就像小时候学语文一样这段的中心思想,代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感悟一定要写,想到啥就写啥。这可是很重要的。
三 不要强迫自己一定要读完不喜欢的书
不要强迫自己读不喜欢的书,一本书读了几页发现自己不喜欢读,但是买都买了,也给自己定了目标。
定的目标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读不喜欢的书读的时候也不会用心,书页是翻完了就完成任务了么,读完大脑也会自动给你遗忘的。
还有明明很困了还要逼着自己读书,很困的状态读书你能记得多少,能拿出来多少脑细胞来思考?洗洗睡吧!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了解世界的媒介,不要被读书所累到,不然会反噬自己,不要把读书看成一个习惯,这不是很自然的事么,这是必须要做的。人都要保持一种对各种未知知识的渴望和探索,探索的时候不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