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清明上河图密码2》:因果

封面图

宋词《金错刀》曰:

东无路,西无路,身世飘零如草木。孤风秋雁送寒天,明月归程知何处?

见时误,别时误,痴心总被尘心负。衔杯莫问是和非,且醉花前朝与暮。

 

 

1.

如果说《清明》的第1部讲述的是文人之间的阴谋与杀戮,那么,这一部揭露的则是商人之间背信弃义的欺诈。

第2部的故事,也由第1部中的人间百态浓缩到了经济圈,在悬念营造和故事发展上自然受到了束缚,但故事却依然精彩。开篇离奇诡异的“飞钱案”、贯穿全文的绑架案就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接踵而来的猪奔、鱼竭、炭危、矾枯等一系列经济危机事件的集中爆发,更是让人感受到了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迫感。

不同于第一部中人性百态的特点,这一部中更多讲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誉,并在这个讲述过程中展露出了北宋经济与政治危机的冰山一角。

这部书中,靠诚信经营起家的“牙绝”冯赛,与靠坑蒙拐骗发家致富的汪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说后者出场的画面少之又少,但却能让人感觉到他的无孔不入,也正是因为汪石的出现和策划的阴谋,串起了整个故事。无商不奸的商场上,不见硝烟弥漫,但见暗斗无数。

在这场经济危机当中,人性的善与恶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冯赛落难、12年苦心经营化为乌有时,平日里对他恭敬有加的人,都露出了最真实的嘴脸:有落井下石的,有在内心暗暗嘲笑的,也有始终对他不离不弃的。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只有当你跌落底层人生阴暗不见光明的时候,仍然能对你伸出援手的,才是真正值得深深交往的朋友。

或许正如书中说的那样——“这平日里看似稳实的声名与安乐,竟只是一层薄冰,外人随意一脚,自己便崩陷落水。”


第一部中分别讲述了“八子案”、“香袋案”、“范楼案”、“变身案”和“梅船案”五个在某种程度上相对独立的故事,而在这一部中,与其说讲述了三个故事,倒不妨说只有一个“飞钱案”的故事配以一个作为支线的绑架案,通过冯赛等人抽丝剥茧的调查,最终一步步揭开了它背后隐藏的真相。

第一部讲“士”阶层,第二部讲的是“商”阶层,在翻阅的过程中,明显能看出来,冶老师在北宋的商业相关知识上是做足了功课的,牙人(类似于现在的中间人)、“垫钱法”、“省陌法”、“交子”……这一系列的北宋商业知识和名词,看着非常涨知识,再配以宋词糅合,使得这部作品的文化底蕴更加浓厚。


2.

作为“汴京五绝”之一,冯赛的结局可以说是一夜之间从天堂掉落到了地狱:被人设局陷害,12年的经营与家产灰飞烟灭;弟弟下落不明……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居然是自己心爱的侧室妻子、“念奴十二娇”之一的“茶奴”柳碧拂!

有“因”未必会得出“果”,但有“果”一定会有“因”。

这个“因”,在12年前,冯赛刚刚做牙人不久后接到的那笔生意中,就已经种下……因为自己的固执,间接使柳碧拂全家只有她一个人活了下来,所以,她策划了所谓的“绑架案”。

故事的最后,真相揭开,柳碧拂的计划很顺利,表面上看,她成功报复了12年前的“仇人”,但她并不快乐。

她选择了出家,选择了远离凡尘。

她的法号“静寒”,正是在寓意着她的那颗心,已经彻底安静下去、终日在寒风凛冽中度过……

真的是“世事如梦,万缘皆空。”

知道真相后的冯赛,只是问了柳碧拂一句:“从头到尾,你于我,没有一丝一毫情意?”

她没有回答,只是目光微微颤了一下,然后低下头,决然转身走进了观音院,去做她的尼姑了。

或许,她的内心在某个时刻,是爱过冯赛的吧……

或许,她也不是没有想过,和冯赛好好过日子……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大悲无泪,大象无声。


但家人的仇,不能不报!

她坐在灯前,一遍又一遍轻声吟唱着的那首《丑奴儿》,那如同星斗般在暗夜中滑落的泪水,就已经注定了这场婚姻只能由悲剧收场——

娘亲如月儿如星,天样深情。天样深情,漫起黑云骨肉惊。

众星离散娘心碎,泪眼枯盈。泪眼枯盈,千里一钩瘦伶仃。

她恨冯赛,因为他,自己家破人亡,一个人在这世风日下的世道艰难活着。

她本想让冯赛的女儿珑儿也感受她儿时家破人亡的感觉,但她还是心软,将珑儿的藏身地告诉了冯赛。

不管怎么样,冯赛的女儿,终归是无辜的。


3.

两部《清明上河图密码》读完,我的内心有很多感慨,但却不知要从何说起。

从第一部中的“情意”,到这一部的“情义”;

从复杂的人性,到纠结的人心;

不同的诡计,却都读来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

贪嗔痴慢疑,五毒皆可畏。

或许,这就是这些人冥冥之中的“宿命”吧。


4.

说一说这部书中个人认为的不足之处吧。

①相比第1部,这部中的场景转换和叙述节奏过多过快,可能是因为故事线索过于琐碎的原因,但也掩盖不了其中缺点。有些叙述刚开始没几行又迅速切换到下一幕,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感。

②同上,因为人物多,场景也随之切换了多次,所以很容易让人读着读着就忘记了人物姓名、身份,因此建议后续出版时附赠人物表一类的东西帮助读者记忆。

③汪石在一开始只是一个连饱饭都吃不了的人,跑到银铺打工,提出有个以5万真钱换10万假钱的妙计,换做正常人,不都应该觉得这人脑子有病吗?万一计划失败,让银铺做假钱的事情肯定会纸包不住火传出去,那不等于自绝活路吗?真要一个打工的跟你说这种事你都干的话,那银铺估计早就倒闭八百回了吧?

④书中交代,柳二郎一直在冒充冯赛的弟弟冯宝,如果他出了汴京城再冒充冯宝,理论上成功几率会大一点,但书中也有不少人声称看见冯宝和柳二郎在一起,这些人不可能集体眼盲分不清谁是谁吧?唯一合理但特别牵强的解释就是:这些人都被收买了……


5.

总体来说,这一部的《清明》不如上部,但仍不失为一部佳作,让人期待后续的故事发展。

最好奇的是,冶老师在挖出那么多坑之后,如何将之合理填上?

更多精彩,未完待续……

要问上古哪案奇,还看清明上河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7,663评论 6 53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8,125评论 3 41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5,506评论 0 37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2,614评论 1 30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1,402评论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934评论 1 32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021评论 3 44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168评论 0 28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8,690评论 1 33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596评论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2,784评论 1 36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288评论 5 35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027评论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404评论 0 25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662评论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1,398评论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7,743评论 2 3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