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鄹是孔子出生的地方,即邹。鄹人之子即指孔子。这一段所讲的应该是正当孔子做鲁国司寇的时候参与了代表国家、代表王室的宗庙大典。他进去以后,对于每件事都要问问清楚,向人请教。走哪里?坐哪里?每事都问人。于是有人笑他说,一般人乱捧,都说孔子这个人了不起,处处懂礼,可是这个“鄹地佬”进了大庙,什么都不懂,事事都向人请教。这话被孔子知道了,他说:“这就是礼啊!”
以前我们提到过,假如出国到了别人的国度,风俗习惯不同,对人家的事,不懂的应该多问。到人家家里也是一样,求学问也是一样,做事也是一样,诚恳向人请教,就是礼的精神,也是作人的道理。
这让我想到夫子的另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生活中经常有人为了面子不懂装懂的。有可能因为我们不懂装懂闹笑话不说而有可能给人以误导。我们不懂就问就求教,才不至于犯错。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风俗习惯不都不一样。所以古人告诉我们入乡问俗,问问人家忌讳或者禁忌是什么。记得我好多年前,听过的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买猪的猪贩子,去乡下买猪,因为不知道去到了一个回民的村子。去到一个回民家里问你家猪买不买,被一帮回民拿着棒子追着打。还好跑的快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所以多看多问,不仅是礼。有的时候还能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