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孩子为什么不听不服你?

文|忆水寒的清浅拾光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抱怨,孩子不好好学习,不懂得礼数,不孝顺长辈,不懂得感恩云云,甚至老去的父母对成人的儿女也是类似的埋怨。其实,为人父母都知道,孩子生下来没有一个是坏孩子,他们仅仅是一张张白纸,父母将其涂成什么样,ta就是什么样,所以父母是最关键的因素。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然有一个问题家庭以及问题父母,成年人身上的烙印都要追究至其原生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直接最具参考性的教育模板,孩子身上的某些特质基本上从其父母那里就可以窥见一二。而事实上,很多父母都不明白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只一味地责怪,发牢骚,却不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

我曾经跟一些孩子聊过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瞬间我就明白了为何他们的成绩总是上不去,作业总也写不完,功课效率怎么也提不上去。“我写作业时,我妈就坐在我旁边玩手机,声音还开的老大”,“我爸经常出差,但是他一回来就问我成绩,还老打击我”,“我妈老爱玩消消乐,感觉可幼稚,我想跟同学聊会QQ都不行”······类似的问题不胜枚举,相信每个家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我想最该反思的就是父母了。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的好:“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

你不能自己放不下手机还要求孩子专心做功课,你想让孩子多看书自己却迷恋着追剧,你自己房间乱七八糟还硬要孩子整洁有序,你对老人吆五喝六还要求孩子懂礼数孝顺,你在孩子面前说老人的不是还让孩子对你感恩,你在孩子面前对妻子大打出手还指望孩子不暴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在慢慢长大,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尤其是错误的,对孩子来说贻误终身。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永远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因为你不具任何说服力。

以身作则永远比说教更能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

我上高一时,华商报一篇《牛棚里出了个大学生》的报道事迹就发生在我的身边,那时轰动了我们那一片村镇,而我也是间接受益人。这里的牛棚就是大姨父一家五口人住的地方,当年的大学生就是大姨父的大女儿。其实,大表姐能考上医学里的佼佼者“211”重点大学,她的父亲功不可没。我六年级时表姐已经初二,那时候他们家穷得叮当响,后来她退学出去打工,一年时间的社会生活让她明白了文盲的可怕社会的残酷人情的冷暖,也让她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而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是大姨父经常对我们说的,也是他挂在嘴边的至理名言。我初一时表姐返校了,初三一年时间,她自学初二和落下的初一内容以及新的初三知识。我所在的班级斜对面就是她的班级,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年无论是打雷下雨风霜交加,还是黎明破晓夜深人静,她总是最后走也是最早起床的那个。每次表彰大会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屡次被校领导提起作为榜样的也是她。

贫穷能够打垮人,亦能塑造人。只要想学,永远都不晚。

大姨父一儿两女,两个孩子大学和研究生均读的重点大学,去年研究生还未毕业的儿子被北京和西安的国有企业抢着要,年薪六位数开头。

说了这么多,我们回归到教育的问题上来,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田间农民,连个像样的家都没有,更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个农村粗汉子,是怎么培养出两个优秀的孩子的?自古农民都是靠天吃饭,庄稼收成好不好决定了一家人能否活下去。地里活再忙,他们两口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干,也不想耽误孩子们的学习,而必要的时候他们会让三个孩子一起跟着下地,让他们也体会劳动的艰辛。忙完农活一家人坐炕上时,三个孩子写作业,大姨父不是看报纸就是看书,那时候穷得买不起手机,唯一娱乐的电视他们也很少打开。有生活所迫的不得已,但教育永远是他放在第一位的大事。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因他家三个孩子学习都很好,我自然而然就跟他们打成一片,以期靠自己的努力和他们的指点在学习上能够更上一层楼。大姨父两口子为了孩子上学和生计在西安打工,我高二那年的十一跟他们的二女儿和儿子一块跑去南郊找他们,那一次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让我才真正意义上明白了农民工的艰难处境,也深切体会到了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份量。

工地很乱,环境很差。我和他们一家四口人晚上睡觉的地方,四周都是用砖块垒起来的不透风的墙,顶上是过去的条纹帐子,身底下几块木板拼在一起,铺上家里带去已经洗不掉还出棉絮的褥子,枕头是每人一块砖,垫上自己的衣服。我的个头在女生堆里都是小的了,在那个空间里站不起来,要靠爬才能在里边活动,还时不时碰上头顶上的电灯泡。到那里已是晚上,我们仨写完作业挤挤睡了,第二天五点多起床,一人一大碗(农村现在还使用的大杨瓷碗,有小孩头那么大)米汤,米粒连碗底也没占满,就着馒头和白菜条。我是那种一喝水就饱肚的人,那顿饭纯粹是被喝饱的。午饭和晚饭都是面条之类的,汤汤水水的,吃点就饱。

在他们那里呆的那几天,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更别说表姐表弟亲眼所见他们父母工作的环境,更加能够激发起他们的斗志和父母言传身教的良苦用心。身为儿女,见到此情此景,不会无动于衷。相反,这样非人的生活只会让一个学生更有学习的动力和干劲,在内心深处就会告诉自己要尽早让父母脱离这种苦海,要用自己的能力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他们的苦唤醒了儿女沉睡的心,也叫醒了那个叫做感恩的人。

我作为他们一路走过来的见证人,深深觉得贫穷是魔鬼,但也是财富,只有将它利用到位,你才能富可敌国。他,一个普通的农民,一边让儿女戒骄戒躁,一边自己戒烟与所有花钱娱乐项目隔离;一边教育儿女要努力出人头地,一边也不放松身体力行带上儿女体验真实的生活;一边拼老命赚钱,也不忘用实际行动告诉儿女生活的不易。在孩子学习上,他永远都有硬性的要求,同样也严格要求着自己。一年四季农活从不误,地里的庄稼长得比谁家的都好,贪黑起早的干,穷人的孩子懂事普遍比较早,眼看父母没日没夜的劳累,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所以,要让别人服气你,自己得先有能耐做到。要让别人听你的,自己先得有让别人心悦诚服听你说的资本。

人在某些时候记住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身体力行永远比抬手指挥有力量,以身作则永远比空谈说教有效果。我不认为光靠说教就能把一个人培养成才,反之,会让话语更没有实际性的作用。

比如我见过的一对夫妻,经常把自己对孩子付出了多少挂在嘴边,动辄就说:“我为你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给你买车买房成家看孙子,啥好吃的舍不得都要留给你,你咋就没一点良心呢,你把我们当父母的当成什么了,等以后你的孩子对你这样如何如何·······”我前面说过,成年人身上存在的某些问题就是原生家庭的问题,而且一旦成人了,三观已经不可能有什么改变。如果父母从小一味地溺爱孩子,把孩子每个阶段要承担的都为他做了,凡事挡在孩子的前面,试想在孩子的心里他会觉得你做再多都是理所应当的,他根本不会有这是我该做的、倘若别人帮我做我就应该感激别人的这种感恩的意识。你的溺爱让他进入社会后处处碰壁,此时你的好言相劝和所谓成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他来说就是一种羞辱,一种让他觉得自己无能的废话,他的自尊心会驱使他远离你,甚至跟你对着干。所以当你罗列你的苦时,他不会有多大的心理反应,而你强行索取感恩的抱怨还会让ta反感甚至厌恶。

同时,你愚爱式的溺爱,要什么给什么,会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都该为他让步围着他转,长此以往自私自利在他心里已经不是什么要紧的事,你还妄想着他能反过来感激你的养育之恩,这就跟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完了还要向石头讨一生对不起,简直就是痴心妄想,不可能的事。

我相信天下父母养育孩子不是专门让孩子来感激自己的,只是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偏了。语言自有它的力量,但要因时制宜。成功的教育更多的还要靠以身作则,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先去做给他看。不仅父母对孩子,领导对下属,人与人之间都一样,切实的行动更胜于苍白的语言,也更能打动人心。

甘地夫人说过:“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一位妈妈想让女儿多看书,结果她自己坚持啃了几个月的书才把女儿的看书习惯培养起来。一对夫妻想要戒掉儿子的网瘾,便把网线都撤了,也从不在儿子面前玩手机,半年时间才把孩子的网瘾慢慢戒掉。一位父亲想提高女儿体育成绩,每天早上起来陪孩子跑步······

《傅雷家书》中傅雷秉承做事与做人的作风一致的原则,他说:“世界上最好的论证莫过于付诸行动”,他从怎样把信写的干净漂亮、如何克服急躁的情绪、纠正小的生活习惯等一些细微的方面以身作则,给年轻人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他以自己的做人标准给孩子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示范,教育孩子先做人,再做艺术家。

反观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父母,不但自己做不到,而且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态度去要求孩子,把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忽略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不是你的依附,也不是你的延续,你做不到的事情又如何要求孩子去做呢?在你要求他人之前,是否可以先问一下自己,你是否需要哪些提高以及你为此做了什么有价值的参考标本?你有多少可以让对方受用无穷的优良品质和人格魅力?你的见识和格局能否给他提供优质、富足的心灵营养?

人们对于说教,向来十分反感,包括孩子在内。只有在适当的时候,用恰当的方式,教育才能在不动声色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孩子就是一面镜子,父母是否能够照得见自己就看个人的觉悟。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的心里都会被放大化,说教千遍不如行动一遍,以身作则,为孩子,也为自己。

以身作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你的举动会无形中传递给孩子。《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若是严格要求自己,做得很漂亮,别人没有理由不服。

己立方能达人,知行合一,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目的。正所谓成己为人,成人达己,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你在建设自己的同时也造就了别人,又因别人的造就而提升了自己。所以,从现在起,变语言的巨人为行动的巨人,朝闻道夕死可矣,改变,还不算太晚。

以此与即将为人父母和已为人父母者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776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27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361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30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1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44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61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15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63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70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35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11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54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24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0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0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