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古诗,任何一个受过教育的现代中国人都会印象深刻。这一方面是因为其和现代汉语的巨大差异,另一方面是由于普遍的审美需求。
正因为如此,对于古诗的翻译才过于高大上,总不自觉的将古诗人们归入“仙人”一类,仿佛不搜肠刮肚就不足以表现古人的高雅。
然而窃以为这是个误区,所谓歌以咏志,从诗经国风开始,音律欠缺的中国人从来都是在传唱的诗词里寻求精神慰藉,所以才有诗经,汉乐府,李太白,杜甫,岑参,陆游,等的源远流长,才有柳永,李煜的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一文娱形式只到元明才被元曲所取代。
一言以蔽之,诗经国风,汉乐府,唐诗宋词在当时的作用盖相当于咱们现在的流行音乐,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当时人们的所思所虑,形式上也绝不会拒人以千里,因为那时的诗人们远没有现代后现代的人文精英主义思潮,都是在特定的历史大潮下代表百姓的呐喊。
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先在对唐诗,宋词等的翻译应该还原其在当时时代环境中通俗易懂的本来面目,而不能因为古诗对于现代中国人的难懂,就非要翻译的诘屈聱牙,才显出古风雅韵。
另外,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人自有中国人的审美特点,留白,跳跃,点到为止在古诗词中尤为明显,就像国画,想象永远大于内容。而西方诗体多以形寓意-就像他们的油画(无论古典,还是现代)。而唐诗宋词的意和语言又恰恰符合中国人的思维表达。因而在翻译古诗时不一定非要套用外文诗歌的固有格律。中国的诗词翻译该有着自己民族特色的格律形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是我们的情感构成,为什么我们不能在翻译中尽量保留?况且连大妈,辣条都进入英语词汇了,我们中国的译者门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更主要的是对中国古诗词的强大生命力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