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心理感悟5,
见:
今天阅读武志红心理,问答:别去切断沟通和探索的可能。
我们的确常常在关系中、在人生中不能做自己,缺少自己说了算的空间,所以变得被动消极,很多朋友发现,自己说得最多的话,只有别人能记住,而自己却记不住。
感:
看了文章,我特意问了老婆和孩子,说我和他们说话过程中,说的最多的话,比如口头禅是什么?
老婆说是总打断她,不让说这说那。
孩子说,我老爱说,说那些和这事有啥关系?
感:
这些话我都没注意,可能是学理科,讲话想有理有据,有一说一,所以无关紧要,寒暄润滑的话语很少谈,所以说话让人感觉有些生硬直接,就像我写文章,也是单刀直入,平铺直叙,很少拐弯抹角说问题谈事情。
思:
那现在这种说话方式到底是改还是不改呢?其实是想知道,这样和别人说话,能不能顺畅沟通,把意思表达清楚。
如果是陌生人,直接就事论事可能有些唐突,不太礼貌,可以看情况稍微婉转一点,再进入主题。
如果是亲近的人,知根知底的人之间,感觉也要婉转一下,稍微照顾家人朋友的感受。
其实我发现,反而是最亲的人之间,说话往往口无遮拦,容易说伤人心的话,比如我跟父母之间的交流,有时候不是很顺畅。
比如回去和父母交流,父母关心我的工作状况,因为这些年工作环境等变动挺大,收入起伏不定,总体向好,但是在父母那里总觉得还是体制内的安稳好,但是我体制外生存习惯了,所以交流起来有些尴尬,谈着谈着就不欢而散。
所以怎么和父母心平气和交流是个问题,要认真对待。
还有和上级的沟通交流,都要揣摩再三再斟酌而定说话。
行:
总之,我发现一点,和亲近的人沟通交流不怕说错话,即便伤人心的话,说了过段时间也会和好如初。所以时间长了其实伤人心的口头禅多一些,稍微留心改变。
但是和上级领导同事的沟通交流却要仔细琢磨。好好反思,如果确实影响自己再领导同事的形象,一定要有意识的去改正。逐步改变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