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说是我婚嫁的地方。
一个我至今生活14年的地方,一个让我身在城市心眷恋的地方,一个让我真切感受到乡亲勤劳淳朴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我读懂了艾青的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洛川,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南部,地处陕北黄土高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理风情。它不仅是全国著名的“苹果之乡”,还拥有丰富的红色记忆,曾是革命火种播撒的地方。
秋时,公鸡啼鸣,朝阳升起,晨雾弥漫着小小的村庄,宛如仙境一般,家家户户炊烟袅袅,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不过如此。晨跑在乡村道路上,长长的道路,偶有果农在田地间劳作,路两边一排排果园望不到头,满树红灿灿的果儿见证我晨跑的步伐。闻着果儿香,迎着朝阳向前奔跑,在此晨跑,清风果香让我充满力量,不知疲倦。
“中国苹果看陕西,陕西苹果看洛川”,优异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洛川苹果的品质。平均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良好的先天条件使得洛川苹果具有肉质细嫩致密、汁多松脆、酸甜适口的特点。
地理环境使得洛川适合种苹果,种植方式决定了“洛川苹果甲天下”。自1947年至今种苹果,当地果农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保证了苹果的天然和健康。在采摘和储存方面,果农们严格挑选成熟品质好的苹果,并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确保了苹果的新鲜度和口感。
“苹果成熟的季节,洛川等你来”,每年国庆节前后,最是洛川县红火的时节。一年一度的苹果节便在此时召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果商和游客慕名前往。此时也是洛川苹果采摘的最佳时节。
一路向北,乘车下高速。一个红彤彤且露出果肉的苹果标志便会映入眼帘。每次回老家,小宝都会嚷嚷道:妈妈,把这个大苹果摘下来,我要吃,随后做出大口吃的动作。县城的各个售点摆满了刚采摘的苹果,有的是用果箱装着摆在门口出售,有的是一大货车拉着在销售点出售。摇下车窗,车水马龙的县城热闹非凡。恍惚置身于苹果城,一堆堆红彤彤的大苹果映红脸儿,果香也扑鼻而来。
往家驶的路上,原本畅通无阻的国道因为苹果成熟的时期,显得拥挤不堪。果商拉苹果包装的大货车、回家采摘苹果的小轿车、果农拉苹果的果果车,此时国道上的各式车子像一只只大小蜗牛,蠕蠕向前。
打开相机,让这丰收的美景填满我的相册。蓝天白云、绿叶红果,眼前的景色就是最好的一副自然画。而这画的作者便是此刻忙碌在田间晒的黝黑露出大白牙的父老乡亲。
洛川不仅是苹果之乡还是红色革命老区。洛川会议纪念馆记载着这一时期光荣的历史。在1937年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这次会议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号召全民抗战,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全党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奠定基础。如今,洛川会议纪念馆不仅是全国闻名的红色旅游景区也是全国著名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打起威风蹩鼓,踏响动感节拍”,在尘土飞扬的黄土高原,洛川的小伙们表演着祖辈们传承下来的蹩鼓。挎着一个直径约50厘米的扁圆鼓,脚踏黄土地,在蹦跳中完成各种舞蹈动作。边击鼓边蹦跳,动作粗犷、剽悍豪放、富有力感。洛川蹩鼓不仅在节日庆典中扮演重要角色,还在每年的庙会等活动中进行表演,成为群众敬神祭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也成为陕北文化的重要窗口。如今,洛川蹩鼓不断传承和发扬,洛川的妇女孩童,无一不会。
我在洛川县城吃着美食,而此时此刻你在哪里?洛川美食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口感和味道,更在于它能唤起我们心中深藏的记忆和情感。每次回洛川,我和大宝都要美美地喋一顿。一碗搅团便会让我口水不止。热腾腾地端上来,红艳艳的汁水盖满白面团,轻轻地挖一勺子,诱人的香气掩盖了它的烫热。小宝看我吃的香,现在每次回洛川,也要嚷嚷着吃,嘴巴辣的通红也得把碗吃得干净。饸络、火碗、肉辣子、钵钵鸡都是我们每次回洛川必须吃的美食。精致的城市美食给予不了家乡简单美食的归属感。或许吃的不是饭,而是一份亲切感、一份归属感。
“洛川等你来”鲜美多汁、香甜可口的苹果为您带来愉悦的味蕾盛宴。
“洛川等你来”走进红色革命根据地,感受峥嵘岁月,不仅仅是历史的印记更是精神的传承。
“洛川等你来”一口美食,一抹温情,每一口都是幸福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