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哭泣了几十个小时的蓉城天空,终于绽放出笑脸,竟然有阳光灿烂。带上孙子去弟弟家,街上到处都是人,公交车也装满了人,上补习班的女孩主动给我和孙子让位,充满感激地坐下。孙子看着窗外的美景,快乐地唱起了《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旁边的祖祖们自夸他唱得好,孙子唱得更开心了。“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前天4日上午9点半,想赶在阿坝的强降雨前,逃也似的离开九寨沟。晚上9点过下客运车,强烈地感受到犹如走进蒸笼的滋味,知了的叫声已经是声嘶力竭了。尽管如此,还是应该回来,几十年如一日的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并没有习惯与不习惯,这就是我的生活,别无选择。
5日早上7点过,走在去儿子家接孙子的路上。闷热的空气中,人来人往,许多女人穿着棉绸群,年长的人们,喜欢手摇各种形状的扇,驱散暑热。一路走来,我真的是大汗淋漓。8点过接到孙子,来到父亲家。9点过,一起去菜市场买蔬菜,走到半路乌云密布,要下雨了,只好赶快往父亲家跑。刚上楼,倾盆大雨就铺天盖地。抱孙站在窗口看雨,绿树淹没在雨雾中,落在雨棚、树叶上的大雨,唱起了欢乐的歌。这歌一唱就唱到了傍晚。没有了歌声的雨,变得温柔,潇潇洒洒,细而轻柔,正好撑伞把孙子送回家。再到热闹的小吃街走走,原来和我一样喜欢撑伞散步的人,不止我一人。
刚走进父亲家的单元门口时,哗啦啦的雨,犹如花果山水帘洞的水帘在我身后倾刻挂起。一个晚上,这雨帘就没有收过。清晨,仍是撑伞去接孙子,去给父亲买了《参考消息》。父亲拿到《参考消息》,从9点看到12点过,一分钟都没有消息,真的很惊讶父亲的精力。
窗外的雨,把天空变得阴暗;明亮的灯,把屋内变得温馨。父亲躺在床上,不知疲倦地看着《参考消息》;孙子吃着葡萄,聚精会神地看着动画片;我也抓紧时间,完成每天三件事的《麦家陪你读书》和在“多看阅读”中,继续读侯虹斌的《活在汉朝不容易》的一小时阅读……”奶奶,我肚子饿了,我好饿啊,我的肚子都要饿死了……”忙抬头看着孙子,忍不住笑了,“你笑什么,你笑起来真好看。”“只能说肚子好饿,肚子怎么会饿死呢?”孙子也不由得跟着笑了起来,“奶奶,你说嘛,说'你笑起来真好看。'''“你笑起来真好看。”只见孙子举着右手,摇头晃脑地说:“好了好了,我要吃酱油火腿肠菜菜面,我要把面、火腿肠,菜一起吃……”做完午餐,阳光透进窗户,雨停了。
晚上老公打来电话,说我们走后的第一天,漳扎镇也从早到晚下了一天的雨。看来分居的两地,下雨也会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