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应聘 孔雀鱼效应 沉没成本 损失规避
共计1858字 | 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现在校园招聘正在火热进行中,相信即将毕业的同学们一定对宣讲会、笔试和面试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可能你还不了解这里面的一些心理学原理。
1 孔雀鱼效应
听说学校的大礼堂有某公司的宣讲会,你正在找工作,便来了兴趣。刚进入大礼堂,你发现礼堂里坐满了人,还有不少同学站在过道上。你没想到场面竟然会如此火爆,顿时对这家公司来了兴趣。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你参加的每个宣讲会几乎都是这种爆满的场景,这些公司真的都这么受欢迎吗?
当然不是,对于知名的大公司,慕名而来的人自然很多。但是,对于大部分默默无名的中小企业,他们会运用一些小技巧,特意营造出这种“爆满”的感觉,比如选择小一点的场地。
人少不要紧,关键人要“满”,造成“来了很多人”的假象。因为这种“爆满”的场景会让你觉得,虽然没有听说过这家公司,但是既然来了这么多人,一定不会差吧?
这种通过别人的行为来判断的思考模式,叫做孔雀鱼效应。
孔雀鱼效应:一位生物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先选了一条单身的雌孔雀鱼,让它观察两条不同的雄鱼。第一条雄鱼自己孤零零的在鱼缸中,第二条雄鱼有一条模特雌鱼陪伴。然后,把两条雄鱼和单身的雌鱼放到一个鱼缸里,雌鱼就选中了那条有模特鱼陪伴的雄鱼。
而招聘公司正式希望给你一种“场面爆满”的感觉,让你认为他们是一家很有吸引力和实力的公司。
2 花园自除杂
宣讲会上,主持人介绍了招聘的流程,除了参加宣讲会,递交简历,接下来还有笔试和面试,面试竟然还有一面和二面。
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复杂的了流程呢?为什么非要参加宣讲会才能投简历,笔试不能在网上答题,面试不能通过电话?而是非要应聘者亲自去参加呢?难道公司不怕有些应聘者嫌麻烦,知难而退吗?
他们不怕。对于某些抱着随便投一份简历的求职者,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把这些人筛选出去——这种方法叫做花园自除杂草。
花园自除杂草:通过设定门槛来挑选合适的人选。
举个例子,在一个人员流动性很高的行业里,招聘到愿意长期在公司工作的员工。有的公司会要求应聘者填写一份非常复杂的申请表格,如果员工愿意在公司长期发展,就会耐下性子认真填写这些表格。
为了达到筛选的目的,有的公司甚至会花钱请员工辞职。有这样一家公司,在员工正式入职之前,告诉员工如果现在提出辞职,可以领到2000美金的补贴。虽然这家公司在经济上会有所损失,但是这一措施可以筛选出真正认同企业文化,愿意长期留在公司的员工。
3 沉没成本
从参加宣讲会一直到面试结束,你终于拿到了offer。恭喜你,现在权力发生了反转,你可以接受这份offer,也可以继续寻找新的工作。但是,你真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吗?
你当然可以毁约,但是想到自己一旦毁约,你之前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参加面试的路费都白费了,是不是有点不甘心?
你之前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你的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人们在决定自己是否要做一件事时,不仅要看这件事未来是否对自己有好处,还要看自己过去的投入。
我刚刚参加了一场面试,面试地点非常远,动车10个小时路程,除此之外,来回路费加上住快捷酒店,一共花了近1000块钱。参加面试之前,我还抱着无所谓的心情,但是一想到这些沉没成本,顿时觉得自己如果不被录取那这次就亏大了。
4 损失规避
对了,如果你毁约的话,损失还不止这些呢,别忘了还要赔3000块钱的违约金!对于一名还未踏出校门的学生而言,3000块钱无疑是一笔巨款。于是,你犹豫了,因为你不想无缘无故的失去这一笔钱。
这种心理活动,就是损失规避。
得到的快乐无法缓解损失的痛苦,也就是说相比于快乐,人对痛苦更敏感。研究人员发现,损失所带来的负效用是同样收益所带来的2.5倍。所以,人会本能的去避免损失。
通过损失规避的特性来影响人们的行为,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商场提供手推车,方便顾客购物。但是总有些人在购物完后,不把手推车放到指定的位置,给商场增加了工作量。后来,商场采用了一款新的手推车,漂亮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款手推车与旧款只有一个区别,那就是安装了“铁锁链”和投币装置,取车时需要放入一元硬币,要想取出硬币,则需把车放回原处。商场利用了顾客“损失规避”的心理,解决了手推车乱放的问题。
从参加宣讲会开始,一直到拿到offer,你和招聘公司一直在进行着心理博弈。看到这垃圾,也许你会觉得,找份工作真的很难很累,但这并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想告诉你的是,选择一份合适的工作真的很重要,不要为了避免一时的损失而草率行事。
喜欢就赞一下吧!
我是江浩,爱读书,爱思考,爱践行的工科男,这里是我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