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刚看完一部扶贫题材的电视剧《山海情》,该剧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的移民们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下,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攻坚克难,通过劳动创造价值、通过奋斗创造幸福,将黄沙弥漫“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看完本剧,有万语千言想诉诸笔端,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梳理一下头绪,想从四个方面说说自己的观后感——
一、吊庄移民 拓土开疆
黄轩饰演的马得福,是涌泉村第一个吃公家饭的人,从农校毕业的第一件事就是劝返从戈壁滩上逃跑的涌泉村吊庄户。
面对青梅竹马水花要嫁人的残酷现实,他无能为力,只能抛却儿女情长,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动员吊庄户移民,为移民村通电蹲点苦磨、为庄稼灌溉四处奔走。
东西协作扶贫政策出台后,他动员村里的青壮年外出福建挣钱,又和从福建派来的干部陈金山、菌草专家凌一农一道,给闽宁当地村民带来了一条科学种菇的致富新出路。
水花,一个苦命女子,虽学习优异,却因家庭贫困不得不辍学在家,还被贪财的爹以一个水窖一头驴两只羊两笼鸡为彩礼,把她嫁给了邻村青年安永富。
逃婚未遂心灰意冷的她嫁人后,丈夫因挖水泵而残废,她用柔弱的身躯撑起了一个家,一人一车拖着瘫痪的丈夫年幼的女儿,跋涉400多公里七天七夜抵达金滩村闽宁村,成为第60个移民户。
后来水花学种菇、开小卖部,终于翻身过上好日子,让人由衷钦佩她“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的善良隐忍、坚韧刚强。
“树挪死,人挪活。”就是因为有一代代能吃苦耐劳的老一辈辛苦劳作、艰苦奋斗,拓土开疆,才有而今丰衣足食、歌舞升平的安逸生活。
二、建棚种菇,科技兴农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不是喊喊口号,做做样子,搞搞形式,而是要落地下马,结合实际,真抓实干。
陈金山(郭京飞饰)是从福建派来的干部,在闽宁村的脱贫工作中,扎根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
他联络了自己在福建的企业家朋友,鼓动闽宁村青壮年外出福建打工挣钱,并“忽悠”菌草专家凌一农教授,教村民们建大棚学种菇。他圆满完成了在宁夏的两年基层工作,悄悄返回福建。
凌一农教授 (黄觉饰)本是治沙教授菌草专家,却被陈金山副县长赶鸭子上架,让他教闽宁村村民双孢菇种植技术,让那些不能出门打工的人,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凌教授和他的团队没日没夜窝在大棚里种蘑菇,成功种出蘑菇后,让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马得宝赚得腰包鼓胀。
村民们纷纷建棚种菇,凌教授挨家挨户手把手地教技术。除了负责种蘑菇,还得负责跑市场卖蘑菇。
随着菇棚增多,供过于求,菇价下跌。出菇旺季,蘑菇卖不出去。滞销,用扶贫专项款搭建了两个大型冷藏库,暂时解决了鲜菇的存储问题。为推销蘑菇,凌教授又专门成立销售小组,全国各地跑销售。
菇价卖不到自己承诺的2块钱,凌教授自己贴进去四万九千七百六十四块钱,还跟一些商贩起冲突打起来受伤去了医院。
凌一农教授在戈壁滩上做的事情,令人感动,当他要走的时候,全村男女老少手捧特产来送行,令人泪目。
正因为有这些心中无我,胸怀百姓的
扶贫专干,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才越来越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