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译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做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解释】上善若水:最好的善,最上等的善像水一样。
善利:善于利物,指善于滋润万物,有利于万物。
处众人之所恶:处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指地位地下,水所处的地方都在低洼之地。水往低处流。
几于道:几乎接近道。因为水具有柔和、不争地位等特性,接近近“道”了。“道”的特点就是第二章所讲的那样:“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居善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并甘居下地。不攀高位,这需要内心强大的认知,具备同等的行动力。
心善渊:内心如同水一样,能够容纳或者填满百条山川。渊深静默,不显波澜。
与善仁:同水一样滋润万物,具有仁的博大胸怀。
言善信:做人要像潮水一样言行有信,从不改变准则。
政善治:为政善于持平守衡,善于治理。
事善能:做事发挥特长,能够调理融合,做事能够成功。
动善时: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安静时安详如镜。咆哮时惊涛骇浪。
水的这些甘居下地、善于包容、诚实有信优秀品质,加之她具有善于治理、善于调理融合、随事态而动的强大能力,最主要的是,水具有不争的强大内心,所以水是“上善若水”。
【心得】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这里他借助水,教育人们。可以为人们做很多事情,但不能争功、讲辛苦。水就有这么高尚的品德,但它却居住在最低下的地方,人们最讨厌的地方。这正如上一张所讲的。“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正因为圣人能够不考虑自己的生死,把生死置之度外,冲锋陷阵冲在前面,不怕牺牲,同甘共苦,所以才能做到两军对垒令行禁止,士兵们不怕流血牺牲。才成就了自己的威名,才让自己能够生存下来,扬名万里、立世万年。
水,看似柔弱无骨,却是至刚之物。如今工业上用的高压水刀,通过一定的压力,把水喷射出来,既能精准切割很厚的钢板,又能同时给切割机降温,方便之极。
水,善居低地,充满山谷,形成湖泊,“心善渊”,水纳百川,涵养水中万物,灌溉世间万物,“与善仁”。同样,水具有诚信,潮水准则有信。水也能调和万物,可以与水发生反应的物质数不胜数,很多生活生产方面离不开水,水是一个万能的大师,可谓“事善能”。水安静的时候平静如镜,没有任何动态可言。一旦达到一定的条件,它可以激荡奔腾如万马狂奔,气势惊人!静可抚心、动则骇人听闻。
人,要像水一样追求至善、至柔、至刚、至容、无私、无争的品质和能力,这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下面链接一篇文章,对应本章,体悟的很好。
【链接】一位年轻的商人被搭档出卖,人财两空,痛不欲生,想跳湖自尽。
他在湖边碰上了一位观水静坐的智者,便将自己的境遇逐一细述。
智者微笑着将他带回家中,令其从地窖里搬出一块偌大的坚冰。商人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照做了。冰块搬出来后,智者吩咐:“用力砍开它!”商人找来斧头便砍,不料猛烈的重击,只能在冰面上划下一道细微的印记。商人又抡起斧头,全力劈凿。一会儿,对着掉落的冰屑,他气喘吁吁地摇头:“这冰实在太硬了!”
智者不语,将冰块放在铁锅中煮。随着温度的升高,冰块慢慢融化。智者问:“你从中有所领悟没有?”商人说:“有些领悟了。我对付冰块的方式不对,不该用斧头劈,得用火烧。”
智者摇头。商人面露难色,鞠躬请教。
智者语重心长地说:我所让你看到的,是成功人生里的七种境界:
01. 冰虽为水,却比水强硬百倍。越在寒冷恶劣的环境下,它越能体现出坚如钢铁的特性。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一种境界:百折不挠。
02. 水化成气,气看无形,若气在一定的范围内聚集在一起形成聚力,便会变得力大无穷,动力无比。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二种境界:聚气生财。
03. 水净化万物,无论世间万物多脏,它都敞开胸怀无怨无悔地接纳,然后慢慢净化自己。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三种境界:包容接纳。
04. 水看似无力,自高处往下流淌,遇阻挡之物,耐心无限,若遇菱角磐石,即可把菱角磨园,亦可水滴石穿。这是成功人生的第四种境界:以柔克刚。
05. 水能上能下,上化为云雾,下化作雨露,汇涓涓细流聚多成河,从高处往低处流,高至云端,低入大海。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五种境界:能屈能伸。
06. 水虽为寒物,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它从不参与争斗,哺育了世间万物,却不向万物索取。这是成功人生的第六种境界:周济天下。
07. 雾似飘渺,却有着最为自由的本身。聚可云结雨,化为有形之水,散可无影无踪,飘忽于天地之内。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七种境界:功成身退。
人心如水。之所以有能力悬殊、善恶不同、生死之欲,皆因各自境界不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