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信願行 - 黄念祖

From:黃念老法音網站

編按:一九八二年壬戌之秋,黃念老在北京廣化寺的佛七道場根據《彌陀要解》講解《阿彌陀經》宗要———信願持名,後來出版的《淨土資糧》一書主要即是依照念老的開示整理匯編、復經念老本人修改審定而成。翌年癸亥九月(一九八三年十月),念老於北京妙雲軒為同修再一次地深入開示「信願行」,以下就是這一篇〈再談信願行〉的錄音和文字。

現在我們再談談「信願行」。去年在廣化寺做了四講,那是根據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講《阿彌陀經》的「宗」──「信願持名」。這個是稱為資糧,三資糧啊,缺一不可。今天呢,我們再根據兩位大德的開示,再做一些引申。一方面我們看出,古德都是一鼻孔通氣;另外呢,也是有鑒於許多修行人,修了十幾年哪、幾十年哪,但是往生還是沒有把握,修行也不很得力。為什麼呢?就是在這三資糧裡頭,往往欠缺了一些。這三個是缺一不可,所以我們這一次呢,再做一些補充。

今天要引證兩位大德的開示。首先一位呢,是截流大師,截流大師是淨宗的十祖。大家可能生疏一點,不過我們只要把前後的祖師介紹一下,八祖是蓮池大師,九祖是蕅益大師,十祖就是截流大師,十一祖呢,省庵大師。那麼這幾位並列,可見截流大師是了不起的大祖師啊。因此,我們對於大師的開示要很好地珍重,信受奉行。

那麼截流大師,我們首先引的這一段呢,就是截流大師所寫的〈勸發真信文〉,勸大家發起真的信哪。這個就跟我們這個「信願行」三資糧的第一個字是一致的,所以我們可以作為一個補充。

【念佛三昧,其來尚矣。自遠祖崛起廬山,肇興蓮社,六時淨行,遂成千古芳規。雖曰功高易進,乃末世行人罕獲靈驗,良由信願不專,未能導其善行,以要歸淨土故也。】

那麼截流大師說,他的原話,是「念佛三昧,其來尚矣。」「念佛三昧」這個法門,這個由來是已久啊。

「雖曰功高易進,乃末世行人罕獲靈驗。」雖然大家都知道淨土法門是易行之法,功效很高,很容易前進,易行法嘛,所以說「功高易進」。但是呢,在這個末世,我們現在是末世,在末世的修行人哪,「罕獲靈驗」,很少有人得到實際的效驗。何以故呢?大師說:「良由信願不專」哪,就是由於信和願不專一,不專切啊。

「未能導其善行」,這個信願不足以引導這個善行──「信願行」,這個殊勝的行。信願沒有力量,引導不出這個殊勝的行。那麼這個行呢,就是要歸淨土,達到這個往生啊。由於信願不足,這個行就生不出來了。所以底下他又說:「苟無真信」,一個修行人雖然修行了,但是假設他沒有「真信」,怎麼樣呢?

【今既廣邀善侶,同修淨因,若非諦審發心,寧知出苦要道?凡我同人,與斯法會者,須具真實信心。苟無真信,雖念佛、持齋、放生、修福,只是世間善人,報生善處受樂。當受樂時,即造業,既造業已,必墮苦。正眼觀之,較他一闡提、旃陀羅輩,僅差一步耳。如是信心,豈為真實?】

「雖念佛、持齋、放生、修福,只是世間善人。」他也念佛、也持齋、修種種功德呀,那麼他只是一個世間上所謂的善人,種的是世間的福。那麼大師說,他就「報生善處受樂」,那麼所得的果報呢?來生生到三善道裡面,就可以受樂。底下大師說的,很切指這個要害啊!我們生到受樂的時候就必定要造業。很多人富貴啊,就以吃葷啊,宰殺生命啊,這一種荒淫啊種種啊,造了多少多少的業啊!

「當受樂時即造業,既造業已必墮苦。」造了這些惡業,惡業就引來這個苦果,就必然要墮到苦趣裡面去。

「正眼觀之,較他一闡提、旃陀羅輩,僅差一步耳。」所以這樣念佛修福的人,來生受了善報,但是受了善報就要享樂,享樂之後就要造罪,造罪就要墮苦處。所以,以正眼來看嘛,比他一闡提,一闡提就是完全沒有信仰的人,這個是要受惡報的。還有旃陀羅,就是屠夫啊,成天以殺為業,惡人哪。就是這樣念佛的人,和一闡提和旃陀羅來比,只是差一步。闡提不信佛,旃陀羅造惡,那麼來生墮於苦趣。現在你念佛持齋,但是你沒有正信,那麼來生就會受福,受福就造業,造業還是墮苦趣。這和那個闡提、旃陀羅只差了一步;一個就是來生得墮落,一個是下一次來生,下一生再下一生,只是我們這個旅途啊,前步後步差了一步。

「如是信心豈為真實」,像這樣的信心怎麼叫真實呢?

底下大師就說,所謂「真信」者有三個內容。這個就比蕅益大師講的「六信」,容易體會一些,只有三個內容:

【所謂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覺性無二。我雖昏迷倒惑,覺性未曾失。我雖積劫輪轉,覺性未曾動。故曰莫輕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

「第一要信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樣一個平等的心,所以這叫做正信哪。相信我自己的心和佛和眾生,這三個沒有差別,平等平等!佛的心、眾生的心、我的心,這三個是平等平等。眾生也不低,佛也不高呀。我嘛,是眾生嘛,我是未成之佛呀;那阿彌陀呢,當然是已成之佛呀!一個是未成,一個是已成,是「覺性無二」啊!只是差一步,覺性並沒有兩樣,是平等嘛!

「我雖昏迷倒惑,覺性未曾失」,我現在雖然是在昏迷之中,愚痴啊,顛倒啊,迷惑啊,但是覺性未曾失。我的佛性沒有絲毫的減少或者損失啊,不增不減,沒有減哪。

「我雖積劫輪轉」,我雖多少劫都在輪轉六道之中,可是「覺性未曾動」,覺性沒有動搖啊。所以「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一念回光啊,認識自心,那你就同於本來的覺性啊,無二無別啊,跟「本得」就相等啊,相同啊。這是第一信,相信自個的本有與佛同等的這個覺性啊,因此才能夠念佛往生成佛。「是心是佛」,他本來是佛啊。

 【次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彌陀是究竟佛,性雖無二,位乃天淵。若不專念彼佛,求生彼國,必至隨業流轉,受苦無量。所謂法身流轉五道,不名為佛,名為眾生矣。】

第二呢,就要信我雖然也是平等,但是和佛來比,還是有差別呀,所以平等中有差別啊。有的人呢,一聽說自己跟佛平等,他就不修了,「無修無證」哪;那這個又是一個墮落的原因哪。要知道在平等之中還有差別。所以天台宗呢,把這個佛,就從凡夫也有佛性和究竟彌陀(阿彌陀)、釋迦牟尼,究竟成佛,這個佛,眾生和這個佛,和兩個之間的佛,都可以叫做佛,但是有六個差別,就是天台很著名的所謂「六即佛」。雖然是「一而常六」,雖然是「六而常一」,不可分也。

這六個名稱呢,就是「理性即」、「名字即」……。全文呢,就是「理性即佛」、「名字即佛」,第三是「觀行即佛」,第四是「相似即佛」,第五是「分證即佛」,第六是「究竟即佛」。我們現在的所謂就是「佛」,這個是「理性即佛」。開悟的人,高一些,初悟的人就是「名字即佛」,在第一個位次,第二個位次。那阿彌陀呢?是「究竟即佛」了。這在平等之中,我們還要體會這個差別。我們佛性呢,雖然沒有二,跟佛是一樣啊,可是位次呢,這六個位次就有天淵之別了。

所以大師說:「佛性雖無二,位乃天淵。若不專念彼佛,求生彼國,必至隨業流轉。」如果你不是真正地是心去作佛,一向專念啊,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啊,要不這麼去做的話,必然還是隨業流轉,隨著自個的業力流轉啊。這個是第二信,信我雖然是佛,但是現在只是「名字即佛」、是「理性即佛」。 

【次要信得我雖障深業重,久居苦域,是彌陀心內之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遠在十萬億剎之外,是我心內之佛。既是心性無二,自然感應道交。我之苦切必能感,佛之慈悲必能應,如磁石吸鐵,無可疑者。所謂佛念眾生,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也。】

第三呢,「要信得,我雖障深業重,久居苦域,是彌陀心內之眾生。」我雖然業障很重,我在這個苦趣裡,我在娑婆這個苦的世界裡頭,可是我是彌陀心內的眾生。我並不在別處,我就在彌陀的心內啊。

「彌陀雖萬德莊嚴,遠在十萬億剎之外,是我心內之佛。」所以我是彌陀心內的眾生,彌陀是我心內之佛。彼此互含互攝,如水中摻了牛奶。水和牛奶,牛奶是水中的牛奶,水是牛奶中的水,互含互攝。

那麼「既是心性無二」,既然彼此的心性不是兩個,「自然感應道交」,互含互攝,感應迅速啊。「如磁石吸鐵」,佛是磁石,我們是鐵,這就感應道交,磁石自然就吸鐵啊。所謂「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也。」所以大勢至菩薩說呀,我們念佛的人就是「憶佛念佛,現前當來」,現在和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這就是第三。第三就是,信我們跟佛是水乳交融,只要是我們念佛,就感應道交,極樂世界佛在那就如大磁石,吸引我們啊,都得往生啊。

【具如上真信者,雖一毫之善,一塵之福,皆可回向西方,莊嚴淨土。何況持齋秉戒,放生布施,讀誦大乘,供養三寶,種種善行,豈不足充淨土資糧?】

大師說:「具如上真信者,雖一毫之善,一塵之福,皆可回向西方,莊嚴淨土。」哪怕一毫一點點的福,一點點善,都可以來莊嚴淨土。「何況持齋秉戒,放生布施,讀誦大乘,供養三寶,種種善行,豈不足充淨土資糧。」那你要不具這三種信嘛,結果是再來一生就要是墮落了。你如果有這樣的信的話嘛,你都可以回向淨土,哪怕一點點都是淨土的資糧嘛,何況你還能夠做種種功德啊。

【唯其信處不真,遂乃淪於有漏。故今修行,別無要術,但於二六時中,加此三種真信,則一切行履,無煩改轍矣。】

「唯其信處不真,遂乃淪於有漏。」這句話是非常深刻,就是你雖然念佛,你所信的地方不真啊。有的人,頭一個就不相信自個兒具有佛性,不相信「是心是佛」啊;第二個嘛,就是說雖然相信了「是心是佛」,就不肯「是心作佛」了;第三呢,就是雖然相信我還可修啊,但是種種疑惑啊,我這樣還能行啊?我還不是佛啊,我怎麼能夠得到往生啊?修修來世吧,修個以後死得痛快一點吧。所以這樣一來,信處不真哪,那就淪於有漏啊。你的功德本來是無漏的、殊勝的法,就變成有漏了。佛法如甘露如醍醐啊,可是你用容器來裝的時候,你是個漏器,那還裝得滿嗎?

所以大師底下說:「修行別無要術」沒有別的東西啊,「但於二六時中,加此三種真信」,就在一切時間裡頭,加上這三種真信。「則一切行履」功不唐捐,這一切的修行就必定有殊勝之果啊。這個是截流大師這一段開示「勸發真信」。

第二段呢,我們還引截流大師的話,這勸大家,這是跟「願」有關哪,勸大家不要留戀娑婆,拔斷這些情愛啊。我們現在還讀大師的原話:

【今時淨業學人,終日念佛懺罪發願,而西方尚遙,往生弗保者,無他,愛樁未拔,情纜猶牢故也。】

「今時淨業學人,終日念佛」,現在淨業學人哪,整天念佛,「懺罪」懺悔啊,「發願」啊。 「而西方尚遙,往生弗保者,無他,愛樁未拔,情纜猶牢故也。」整天念佛啊,吃齋啊,懺悔啊,發願啊,可是西方仍然很遙遠,往生也沒有保證,難保啊,難保準能往生啊。何以故?沒有別的,就是因為什麼呢,因為「愛樁未拔」。這個愛啊,情愛啊,像一個樁子,這個驢啊,馬啊,都立個樁子就把它栓在那兒了。我們這個人呢,就被情愛拴住了,像一個樁子一樣啊。像那「情纜猶牢」,船有個纜,就把這個船就捆住了。情就是這個纜啊,使我們這個船不能在海中縱橫,就是情愛這兩個字,所以愛不重不墮娑婆。種種種種的貪愛啊,愛這個夫婦的恩愛啊、愛兒女啊、愛這個財產啊、愛功名富貴啊、愛自個兒的這些設備啊,電視機啊,如何如何啊這些東西,放不下。那麼這樣嘛,你留戀娑婆,你這個想極樂的心也就不切了。

【若能將娑婆恩愛視如嚼蠟,不管忙閒動靜,苦樂憂喜,靠著一句佛號,如須彌山相似,一切境緣,無能動搖,或時自覺疲懈,惑習現前,便奮起一念,如倚天長劍,使煩惱魔軍,逃竄無地,亦如紅爐猛火,使無始情識,銷鑠無餘,此人雖現處五濁之鄉,已渾身坐在蓮華國裡,又何待彌陀授手,觀音勸駕,而始信其往生哉?】

大師說:「若能將娑婆恩愛視如嚼蠟」,這娑婆世界這些恩愛啊,覺得真是味同嚼蠟啊!那麼這樣的話,你就是「不管忙閒動靜,苦樂憂喜」,不管你是閒啊,還是忙啊,還是在動中啊,還是在安靜,有苦樂、憂啊、喜啊,種種啊,就怎麼樣呢?就「靠著一句佛號」,就靠著這一句佛號,這句佛號就綿密不斷。

「如須彌山相似,一切境緣,無能動搖。」所以這個就是說,你要把這個情愛都看淡了,它就味同嚼蠟了;你才就這樣,就專提這一句佛號了。那麼這樣的人,果然能這樣的話,那就雖然他現在在五濁之鄉,已經是等於在極樂國裡頭了啊。

所以第二個勸願,這個就把這個情愛這一切,這個是束縛我們哪。總之在留戀世間這一切啊,這一切都捨不得放不下啊。這一些放不下,現在都放不下,臨終能放得下嗎?臨終放不下的話,你這個往生的願到底哪個重啊?所以憨山大師有這個話啊:

【既不知生死之根,則念佛一邊念,生死根只聽長,如此念佛,與生死兩不相關。這等任你如何念,念到臨命終時,只見生死愛根現前,那時方知佛全不得力,卻怨念佛無靈驗,悔之遲矣。……故勸念佛人,第一要知為生死心切,要斷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株上念念斬斷,則念念是了生死之時也。】

你情愛的心不斷,你雖然用功啊,可是在你臨終的時候,這個心它真哪,那這個心它就要產生作用了,那麼你就是往生的願就不切了。往生之願不切,這「信願行」就三缺一了,這個香爐就要倒了,兩條腿不行啊。所以這第二勸啊,就是「勸願」啊,這是「信願行」的第二點。

第三呢,我們引憨山大師的話。憨山大師是明朝四大高僧之一,這個是他回答人的問題。有人就問呢,為什麼念佛不能成片呢?憨山大師的回答: 

【修行第一要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云念佛成片?且眾生無量劫來,念念妄想,情根固蔽,即今生出世,何曾一念痛為生死?日用念念循情,未常返省。】

這就是「行」了,念佛這是「行」啊。所以也有人常常來討論這問題,老是說我是用什麼方法呀?我老是回答,不是方法的問題啊。我們現在可以看出來,憨山大師的回答,這一切都不是方法的問題。憨山大師說,「修行第一要為生死心切」,修行中第一件的事情是什麼呢?生死心要切啊!

「生死心切」是佛教的一個術語,就是說要痛念生死啊,知道這個生死啊,這個問題嚴重啊!這個生死不等於說我這個今生我要死啊,今生要死,死後他不完嘛,這六道輪轉,無量的生死啊。這生死它是苦啊,生也是很苦啊,生老病死。生了之後就要有老啊,生的過程中就會有病啊,而他壽命終了就要死嘛,死了之後又生嘛,無窮無盡的這個生老病死。

生的時候往往太小就忘了,但是病,大家就還都有體會過嘛,老啊、病啊,這種苦,但是一切都沒有死這麼苦啊。死如活的烏龜,把它的殼子剝掉,如活的牛把它的皮剝下來啊,它這個是如風刀解體,這個痛苦不可言啊。它還不僅僅是一次的事情啊,這個是無量次的要受這個苦。你本來是佛,可是你顛倒了,你在虛妄之中很冤枉地受這些苦,你不了怎麼辦?如果死了就完了嘛,那倒也省事了,但是它不完哪!

不但是這樣啊,而且你自個兒無量的劫來,所有自個兒的眷屬,也同樣的在生死苦海中輪轉啊。我們是人道之中,是三善道了,很多自個兒的父母眷屬現在轉到三惡道裡面去了,那就是多少劫多少劫,無窮無盡地受苦啊。那地獄中苦不可言哪!所以生死之苦的問題在這呢。

所以必須這個心要切,知道這個無常啊,一切都在變化。尤其老年人啊,日子恐怕不多了,所以這個生死心,就剩下這一點點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呀。所以這個修行第一件事啊,就是生死心要痛切,感覺這個生死嚴重啊。所以印光大師就把一個大的「死」字寫在床面前,天天看著它。

「生死心不切,如何能念佛成片?」大師說,你生死心要是不切,你怎麼能夠念佛成片呢?

「且眾生無量劫來,念念妄想」,其實眾生啊,你多少劫以來,一念一念都是在妄想之中。你的「情根」,這跟前頭一樣,那個情、那個感情的根啊,「固蔽」,很堅固啊,它障礙一切啊。過去是如此,那麼今生呢?大師說,「今生出世,何曾一念痛為生死?」過去生生世世都是情根,都是入生死的。就說今生吧,今生你雖然表面上是個修行人哪,你何曾有一念是痛為生死啊?大家可以自個兒反躬自問,你想一想,有沒有啊?

是「日用念念循情」,在日用之中啊,這個一切之中,這一天天的這個過日子裡頭啊,是「念念循情」,一念一念都是想到情啊。自己怎麼把屋子佈置得好一些啊,自己怎麼得到點好名譽啊,自個兒怎麼為兒女做些事情啊,還有一些要恨人啊,種種的都是情啊,情念啊。在日用之中,起心動念,念念都是在情裡頭流轉。「未嘗反省」啊,沒有反省啊,沒有覺悟啊。 

【今欲以虛浮信心,就要斷多劫生死,所謂滴水救積薪之火,豈有是理哉?若果為生死心切,念念若救頭然,只恐一失人身,百劫難復。要將此一聲佛咬定,定要敵過妄想,一切處念念現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純熟,自然相應,如此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

「今欲以虛浮信心」這樣虛浮的一點信,相信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我願意往生,這個是個信心,這個信心是虛浮的,你那種情念是真實的。拿這樣虛浮的信心,「就要斷多劫生死」,你多劫來的生死心,「念念循情」,你現在就有這麼一點很虛浮的信心,你拿這樣的一點虛浮的信心就要來斷多劫的生死。憨山大師說了,「所謂滴水救積薪之火」,你這個一車的柴火要著起來了,你這個功德、你這個修行啊,只是一杯水啊,杯水車薪哪。這能解決問題嗎?「豈有是理哉?」有這個道理嗎?所以大家有許多人哪,還埋怨呢,我這個火我都澆了水了,火還這麼著。你也不想想,你這個是一杯水呀!

「若果為生死心切」,如果真正是生死心切,「念念若救頭然」,如頭髮著了火一樣那麼樣的專一啊。不要人身一失,就萬劫難復啊。要將一聲佛號咬定,就是靠這一句佛號,咬定!一念跟著一念。「定要敵過妄想」,不是隨著妄想去流轉啊,我就是一句佛號老現前哪。如果「一切處念念現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這麼樣去下一個苦的、切的功夫的話,「久久純熟,自然相應」,久久就純熟了,自然就得到相應。

「如此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你不要去求成片,自然就成片了。所以這個念佛要念得「一心不亂」很難,所以先要成片哪。所以念不到「一心不亂」,還是可以往生啊。如果你能念到成片,「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啊;一個是《阿彌陀經》講的「一心不亂」。念不到「一心不亂」還可以往生,你要不能一向專念,念佛念不成片,那就難了。所以就是說啊,你要生死心切,你不求相應,自然相應了,自然成片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968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601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220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416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425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44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32评论 3 40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88评论 0 26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8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28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3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83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4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3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5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95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901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