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2
【主题】:学会赞赏孩子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选自阿黛尔法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P179-191
【R:阅读原文】
有的孩子想摆脱在家里受到的轻视,愿意在外面世界里接受挑战。也有的孩子在家里受到关注,但仍然怀疑自己的能力,害怕挑战。不管怎么说,在家里得到赞赏的孩子,比起那些得不到赞赏的孩子,他们的自我感觉会更好,更乐于接受生活的挑战,也愿意为自己设立较高的目标。正如纳撒尼尔.布兰特在他的《自尊心理学》一书里提到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是否有积极的心态,自我评价还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情绪、希望以及人生目标,同时也影响到他的行为。“
既然孩子的自尊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做家长的该如何做呢?答案可能会是”赞赏他们“。但是赞赏是需要谨慎的,有时,善意的赞赏会招致意想不到的反应。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给你看,问你:“画的好吗?“,你回答:“多好的一幅画啊!”,孩子又问:“怎么好了?”,你说:“怎么好?多美啊!太漂亮了!”,孩子可能会说:“你根本不喜欢。”为什么有时候越表扬孩子,孩子越拒绝。其实有时候评价事物的词语比如:“挺好”,“真美”,“太妙了”会让孩子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成人用赞赏的语气描述他所看到的和他所感受到的,并把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成一个词,孩子听到这样的描述后,就能够赞赏自己。从我们日复一日对孩子细微处的描述,孩子们也在不断地增加他们内心的力量。孩子发现他可以把杂乱的屋子整理干净,他能做个礼物为他人带来帮助和安慰,他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他能写出感人的诗篇,他能做到守时,他有控制自己的能力,他主动、灵活。所有这些都会存储在他的内心,没有人能夺去。今天有人对他的评价可能是个“好孩子”,明天有人可能对他的评价是“坏孩子”,但是他曾经做出的那些努力在他心里是不会被抹去的,所有这些经历,都可以在今后受到挫折和困惑的时候,给他安慰和鼓励,也都会成为他日后成功的基石。
请根据上面的【R】写出你的: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拆页介绍了一种描述性赞赏孩子的方法,即带着赞赏的语气描述看到的具体行为,用肯定的语言表达感受,并用积极的词语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界定。相比评价性赞赏,通过这种方式孩子才能感受到真诚的赞赏,得到真正的鼓励。
WHY: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你好棒”、“你好能干”、“你好聪明”等简单笼统的词语对孩子的某些做得好的行为进行评价性赞赏。对于这些赞赏孩子可能不知道具体好在哪里,是因为积极、努力、坚持,还是什么?并没有对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提升带来好处。若孩子在之前的行为中经历了很多不顺且在父母帮助下才完成或是在父母的多次督促下才完成,以上的赞赏孩子可能不仅不会感受到喜悦,反而可能感受到讽刺或父母的敷衍,以及带来的挫败感或失落。
HOW:
1.赞赏语气描述具体内容。我看到你主动收拾了自己的房间,书柜上的书摆的很整齐,地面也很整洁。
2.肯定语气表述真切感受。走进房间,感觉很舒服。
3.积极词语进行行为界定。你能主动把自己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这就叫做“有责任心”。
WHERE:当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与人交往中表现出好的品格和行为时,父母应该使用描述性赞赏方式对孩子进行赞赏。这种方法对于小学及以下年龄的孩子可能效果更好。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上周五晚上,孩子他妈准备收拾一下客厅,儿子打完游戏出来后,主动帮忙收拾桌子和沙发上的东西,并分类归正好。我主动赞赏了他:“今天表现不错啊,以后继续坚持。”他并没有表现出多开心。如果用描述性赞赏,可能效果会更好。
1.赞赏语气描述具体内容。我看到你帮妈妈收拾客厅,沙发和桌子上原来乱堆的东西现在被摆放的整整齐齐。
2.肯定语气表述真切感受。整个客厅看起来很整齐和整洁,觉得很舒服,爸爸很开心和欣慰。
3.积极词语进行行为界定。你能主动帮妈妈收拾,并收拾的整整齐齐,这就叫做“有爱心和责任心”。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今年内养成描述性赞赏孩子的习惯。
行动:今年内,每次儿子表现出好的品格和行为时,都用描述性赞赏方式赞赏他,如打游戏守时,主动帮助别人、认真及时完成作业,表现出更大的耐心等。
当儿子在规定时间内结束游戏时,用描述性赞赏方式赞赏他。
1.赞赏语气描述具体内容。你说好今天玩1小时,玩了58分钟的时候就主动关了电脑。
2.肯定语气表述真切感受。爸爸很欣慰。
3.积极词语进行行为界定。你能按时结束游戏,这就叫做“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