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庐山景德镇(之一)参观白鹿洞书院

参观白鹿洞书院

绿阴环绕正学门,朱子通儒集大成。

圣旨楼阁藏御赐,琴书翰墨讲明伦。

先哲筑室作师表,文化弘扬有继承。

仰圣思贤观鹿洞,呼拥纷攘多游人。

那天我们按约定一大早就赶到常州市红梅公园南侧,等了一个多小时,一个姓杨的司机开着大巴车来接。车上已有四个人。车到南京集庆门附近,稍停,上来二十几个南京游客和一位姓李的小导游。于是直达庐山,观看第一个景点就是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

相传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南唐的李渤。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地。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

南宋时期朱熹知南康军期间,对书院进行了修复和重建,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教规》,使书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教育体系完备的书院,被誉为当时的顶级大学,相当于现代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朱熹的这一举措不仅为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得白鹿洞书院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700年间书院办学的基本样式。

现在看到的白鹿洞是一个山壁上挖出的半圆形石洞,一只小石鹿蹲卧在石基上。这里当初有名无洞,明嘉靖九年(1530年)南康知府王溱祭山开洞。王溱还写了一篇《新辟石洞告后士文》,说白鹿洞名震天下却无洞,有名无实,开洞可以使先哲遗迹不泯,使后人之景仰愈久愈切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