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写作(kindle 30%-38%)
大纲:
行文逻辑三点: 1.把重要的话放开头
2.让松散的材料连贯起来
3.把孤立的内容变成整体
正文:
过了好久,终于又和大家见面啦,之前我们讲到了文章的叙述方法,接下来就要和大家来捋一捋行文的逻辑了,一篇文章如果没有逻辑,那就称不上是一篇文章。我们就从开头开始说起吧。
第一节 把重要的话放在开头说
文章的开头是文章最先呈现给读者的内容。好的开头有开宗明义,带读者深入浅出,也有提纲挈领,层层递进内容框架,还有是设置悬念,让读者产生好奇。所以说,开头可以说是文章的脸面,更是起始,更有甚者埋伏着整篇文章的秘密。因此,我们写作时要特别重视文章的开头,设计文章最核心的原则是---把重要的话放在开头说,在开头就要把文章最吸引人,最精华,最能引起读者注意的内容最先抛出来。以下有一些常用的开头方法:
1.故事开头:讲故事最容易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且还能在开头设置好线索,为接下来的内容做铺垫。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故事可以真实,也可以虚构,但都要围绕主题;尽量在200字内讲完这个故事;不要忘了在故事的最后点名故事和文字的联系
2,总结开头:顾名思义,总结开头就是在文章的最开始,直接给出见解和结论,让读者知道文章的立场和主旨。然后下面写文章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展开,讲清楚。
3.悬疑开头:问似看山不喜平,读者都希望能看到跌宕起伏的情节,都希望能在文字里找到乐趣,而悬疑开头恰恰符合读者的“口味”。那么开头怎么写呢?有三个常见的套路:颠倒时间——《百年孤独》;营造不合情理的场面;提出疑问造出悬疑。
4.自然叙述开头:什么是自然叙述开头呢?就是把作者想跟读者说的第一句话作为开头,看似没有经过刻意的设计,但可能反而会打动人心。鲁迅先生就比较喜欢用这样的开头
以上就是文章开头的几种常见模式,不管哪种,开头无非是要引起读者的注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节 让松散的材料连贯起来
写完开头,我们就要进入正文部分了,一篇文章不可能都写自己的感悟或者感想,肯定需要材料去支撑你的观点。写文章的确需要起伏也需要写作技巧,但最最重要的还是文章一定要有逻辑,让所有的材料连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独存在。那么怎么保证文章的逻辑完整性呢?最常见的就是列提纲:想好开头怎么写,正文几个点,每个点用什么例子去论证,结尾怎么升华,怎么收尾。在这其中,我还要注意行文的四个连贯性:语意连贯,结构连贯,形式连贯和引用连贯。
第三节 把孤立的内容变成整体
写文章就像建一栋房子,不管什么建筑材料都可用,但怎么用,用什么,用多少,这三个问题决定了你的房子美不美观,牢不牢固。文章也是如此,并不是素材堆的越多越好,对于素材,应当有适当的舍弃。至于文章结构是为了构建文章内容之间的合理关系,把孤立的内容变成一个整体,简单来说就是找到贯穿文章内容的主线。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要有一以贯之的价值观,要有层层推进的推理,还要有前后一致的写作目标。文章千差万别,但经常出现的问题却是有规律可循的,主要有:
1. 局部膨胀:该强调的地方没强调,不该强调的地方加重了笔墨
2. 顾此失彼:观点混乱,前后不一致。
3. 理所当然:只呈现跟主题有关内容,却没有推理过程。
4. 跑题万里:偏离主题。中心太多,或者是中心的偏移。
(大家看看以上四个问题自己有没有出现过?)
既然找到了问题,那我们就来寻找解决方法:
1. 中心原则法:抓住这个中心,并且不断往外延伸,当你发现你写的文字与中心没有关系的时候,那就说明你写偏了。
2. 统一原则: 上面我也提到,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这时候就需要三个统一:观点统一,主题统一,文风统一。
3. 配套原则: 逻辑结构就是构成一个逻辑的必要组成部分,例如“例子+结论”,“故事+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