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家长在学校门口闲聊,谁谁谁家的孩子最不听话,痞的厉害,只要他爸爸在家,老实的像孙子,不敢吱一声;谁谁谁家的孩子不好好吃饭,不吃这不吃那,挑挑拣拣一顿饭能吃一个多小时也吃不完。妈妈如果在家只要拿筷子一敲桌子,吓得一碗饭麻溜地不到五分钟进肚;谁谁谁家的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只要妈妈说给老师打电话,马上半个小时完工。反正大家一致认同,孩子必须有个怕的人,否则孩子真的能无法无天。
孩子真的有个怕的人就好吗?既然有怕的人就有不怕的人,那么孩子就会养成一个双面人,在怕的人面前循规蹈矩,唯命是从,在不怕的人面前就无拘无束,撒泼打滚,上蹿下跳,你让他向东,他偏向西。你觉得这样两面人的孩子好吗?
孩子为什么会怕那个人?原因不外乎是严加管教,不听话就打打打,用武力让孩子臣服于那个人。有时即使不体罚孩子也从精神上要挟孩子,最厉害的就是“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再不听话,就把你关在黑屋里,不准出来!”孩子还小,他们认为父母的话就是真的,所以他们害怕爸妈丢弃自己,害怕独自一人关在黑屋里。没办法他不得不听话。
有的父母会说,孩子听话不好吗?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父母不会坑孩子的。但是要看这种听话,是该子发自内心的顺从,还是被强迫地听话。有些父母“为该子好”不见得就是好。比如有的家长但心孩子吃饭弄脏衣服,就不让孩子自己吃饭,而是自己抢过碗筷快速把饭喂完。一致于孩子上幼儿园还不会独立吃饭,让老师照顾让老师喂饭,从老师急躁的表情,不耐烦的情绪让孩子感觉到老师不喜欢他,总感觉自己不如别的孩子而产生自卑感。父母的意图是为孩子好,别把衣服弄脏,孩子是听你的话每次吃饭都让父母喂,结果导致孩子不能独自吃饭。
还有的孩子惧怕家长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唯唯喏喏,长大了没主见,没思想,什么事都听父母的,现在好多“巨婴”就是在这样的强势父母中培养出来的。
不管家长还是老师想让孩子惧怕,想让孩子听话,说白了也就是想在孩子心目树立权威。,但是权威是靠严厉的体罚和精神的要挟得来的吗?其实不然,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也许会一时奏效,等到十岁以后你再想靠这种手段来树立权威恐怕就时过境迁了。
十岁以后的孩子,随着知识的增多,心智的增加,大都有了自己的思想。你的强制,你的逼迫,已经压抑不了他蠢蠢欲动的心理,他们会明白你们也许是纸老虎,外强内弱,也许是狂风阵雨只是一阵。他们开始叛逆,开始和你对着干,因为经过他们长期的观察你们不会把他怎么了。他们有时还能找到父母的软肋,让你们就范于他。为什么现在好多孩子稍不如意就离家出走、跳楼、绝食,因为他们发现这是父母的软肋,他们只要这样做,你们就得听他的。是不是有一种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感觉。这时家长就会用“儿大不由爷”来自我安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树立的威信不是用互相尊重理解换来的,而是一厢情愿地使用“我是家长,孩子就得听我的”这种强权家长理念,导致孩子“口服心不服”,孩子的思维就像一个充满空气的气球,压抑久了要么爆炸,要么慢慢漏气,慢慢瘪下去任你揉搓。
如果你想在孩子面前树立你的权威,让孩子依赖你、听从你。你应该摒弃你的强权家长制,孩子遇到问题应该做:当孩子放学踢足球把衣服不小心弄丢了,愁眉苦脸告诉你时,你不应色严句厉地吼叫“你怎么不把自己弄丢了呢!自己找去!”而应该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去寻找衣服或者寻求老师的帮助。
当孩子作业拖拉写不出来时,你不应是焦躁着急地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快点写!你怎么那么笨呢!那一点作业我早写完了!而应该是静下心来和孩子分析为什么写作业那么慢,是孩子确实不会,还是别的原因,然后和孩子一起去克服作业的难题。
当孩子在外面和别的孩子玩耍,不小心被别的孩子推到磕破了膝盖哭着对你诉说时,你不应冷言冷语“你怎么那么窝囊!就知道哭哭哭!你不会也把他推到吗!”而是心平气和地把孩子搂一会儿,然后包扎伤口,接着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去找那位推他的小朋友,该道歉的一定要他道歉,该他出医疗费的一定要他出医疗费。
……
总之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不管老师还是父母,只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理解他尊重他帮助他,让孩子真正感觉到来自父母和老师的爱以及信任,假以时日,无形中孩子就会对父母和老师产生依赖和听从,你们的权威就自然而然在孩子心目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