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我问s假期中有关于他本人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他回复:外出旅行,不再关注干了撒,而是关注另一个人的感受。
同样是出行,吃的、住的、玩的都一样,为何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嗨皮嗨皮。这是为什么呢?
1:出门在外,一切从简
听过这样的段子,每当有客人质问:这饭菜咋这么难吃呢,跟猪食一样.........我们亲爱的导游们会温柔的回复:先生/女生,好吃那是家里饭,你想吃家里饭不如在家里待着好了,你的这个要求无法太高,我们满足不了。虽然这只是一个嘲讽的段子,也间接反应出:作为一名外来客,吃住不可控,只要大体差不多即可,没必要鸡蛋里挑骨头。但是若非要讲究舒坦和美味,不如找私人定制好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再高级的大厨做来的饭菜总会感觉油腻,那个司机开车为啥那么捉急.........。不可控的空间,不可能万事都随心所欲,大致差不多就成,若非要坚持完美主义者,不如花钱享受vvvip。
2:出门在外,要大度
爱一个人,带他去旅行;恨一个人,带他去旅行;旅行是真正检验一个人品行的时候。旅行途中,人往往会把所有的矜持放下,展现出最本质的一面,善良的、随和的、狠毒的、小肚鸡肠的等等。某次大雪,航班停飞,某位平日里看起来温文尔雅的男士直接带身边人起哄,不下飞机,我们决不下飞机。于是乎,大雪天,一群人在飞机上待了一宿,飞机烧油花了将近十五万,其实几千块钱的机场酒店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谁都希望万事按照原本的形式发展走下去,天灾人祸再所难免,首先换位思考去理解对方,其次先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任性发脾气闹事,这样只会把事情的状况弄到更糟。
出门旅行,不忘初心,我们是出来旅行的,不是跟人生气的,吃点小亏死不了人,憋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成本和情绪成本,最后吃亏的还是自个。
3:善于主动发现美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带着发现和探索未知的眼睛,去感悟当地的人文、地理、生活、民俗等风光,去发现平时生活里不一样的美和不一样的自己。李欣频有讲到过,到一个地方随时调频,把自己的频率转换,去融入当地的环境中去,不设限,去尽量的享受和体会。
4:降低满足感
人的不幸福,往往来源于不满足,精神的物质的。当一个人试着去降低自己那些过高的期待值,以平常心去对待付出和收获时,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雨天,开了6小时的国道+环山路,抵达秦岭香格里拉—周至老县城,人已经疲惫到不成样子,当地的气温懂得我们瑟瑟发抖,其实没有什么好玩的,唯独那群牛。进村口,宛如一个世外桃源,一群牛安详的在吃草和打闹,哇偶,我们的迎宾队伍居然是群牛,这个太好玩了,瞬间加入和牛群拍照、嬉闹的情景中。待返程时,所有人都回味到:这趟旅行的奔波值了,因为看到了牛。
5:玩时尽兴,嗨到淋漓
某老师说,回顾下自己的衣装,发现只有外出旅行时才是最时髦的时候,随便一个帽子、一副眼镜、一条丝巾,花红柳绿,任意搭配,翻看当时的照片真是美极了,哪像平时还要照顾到身份角色而穿的中规中矩。既然选择了外出旅行,花了钱和时间,那就放下手机和生活里那些不悦的事情,尽情的投入去狂欢,能嗨几天嗨几天,莫使旅行期望空对月。
外出旅行,你才是自己的主人,你的心情靠自我调整,而不是其他人的愉悦。放下自我、大度随和、无拘无束、尽情投入,去玩去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