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真是慢节奏的闲适生活:做着家务、听着《品格世界》、读着《明朝那些事儿》,陪伴家人……真是神仙生活啊!
今天说说朱元璋那乱世中的父母之爱吧!
公元1328年的一个夜晚,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的一个农户家里。那天晚上,天空出现红光,把朱家的房子照得亮堂堂的。邻居们也看到他们家有红光,以为他们家失火了,纷纷提着水桶来救火。
虽然这是《明史录》里的记载,也许有些夸大,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出生那天,天空肯定有异常情况。这样的情况,在古代就是天降祥瑞的征兆,很多父母会认为自己祖坟冒青烟了。换了其他父母肯定会厚待这个孩子,朱元璋的父母却把这个事情看得很平淡。
彼时,朱家已有有三儿两女,朱家父亲朱五四主业是给地主家种地,副业是卖豆腐。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底,养活几个孩子不容易,再添一个孩子就是负担,朱五四给小儿子取了名字叫“朱重八”,随后就期待着,这孩子什么时候长大,长大了家里就多了一个劳动力。
身在那种乱世,朱五四这样的人从来不敢奢望大富大贵,活着就是百姓每天的奋斗目标,一生平安是最大的奢望。这里,我们有必要跟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社会局势。
那时正值元朝末年,忽必烈的后代们已经把中原统治了六十多年,但还是没把中原人当成自己的同类。他们希望中原人如他们胯下的马一样温顺,谁要是反抗就拼命镇压,实在不行就直接杀掉。据说,朱元璋出生的那几年,元朝有个太师为了让中原人彻底屈服,想出了一个绝招,把中原前五大姓氏全部杀光,也就是说,只要是姓张、王、刘、李、赵的人全部灭绝。虽然当时的皇帝没有执行,只是能想出这样的杀人理由,史上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更可悲的是,当时的元朝政府,不仅对中原人残忍,对皇室成员也十分残忍,为了夺取皇位,皇族之间的杀戮一年胜过一年。从1328年到1333年,元朝换了五个皇帝,有两个皇帝即位不到一个月就被杀害了。
不得不说,与同龄人相比,朱元璋小时候是幸福的,父母虽然没有给他优越的物质条件,但还是给了他一个温馨的家庭。朱父虽然很忙碌,却经常给他一些惊喜,有时候给他做一个竹蜻蜓,有时候会给他带点地主赏赐的猪头肉。这些小小的惊喜,是朱元璋一生最温馨的记忆。
当然,朱元璋从小也是父母的好孩子,四五岁就开始给地主放牛,并且一直坚持到十六岁。今天,大家可能会以为,这个职业十分卑贱,但在那个年代,这可是普通人家能够找到的最好职业,能吃饱饭,还不是很累。所以,朱元璋小时候的梦想是,满了十六岁之后,娶个勤快的媳妇,生一大堆孩子,孩子稍微大了,再当个放牛娃。
只可惜,朱元璋的放牛梦在十七岁破灭了。那一年,黄河发生水灾,中原百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朱元璋的父母、哥哥、侄儿全部被饿死。朱元璋的整个家族,除了出嫁的姐姐和二哥,其他人全部在他眼皮底下死去。
十七岁的放牛娃朱元璋,一夜之间成为朱家唯一的大人,他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身无分文,却要解决父母的丧事。有人可能要说,那样的年代,随便找个地埋了不就行了吗?当然不行,地都是有主的,随便埋了被挖出来了怎么办,朱元璋如果是这样的人,日后就不会成为皇帝。
天真的朱元璋想,父亲为地主干了几十年,不给父亲买棺材,给块坟地总是可以的。地主从没这个想法,他认为,你们给我干活,我没少给你们工钱,你父母死了,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凭什么给你一块坟地。
讲到这里,大家一定明白了,朱元璋这个皇帝,从来都不是自愿当上去的,而是被命运逼着上去的。可以这样说,他从小连当官的梦都没有做过,但这并不妨碍他名垂千古。
每次看到朱元璋的童年经历,我就想起了现代人常说的 原生家庭。很多人都说,原生家庭是起点,那么,朱元璋的起点是什么,放牛娃,书都没看过。所以,把一生的不成功归结为原生家庭给的起点再低,完全是推卸责任。
很多父母认为,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就是拼命赚钱,给他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我们看朱元璋的父母给他创造了什么物质条件,四五岁就开始让他放牛了。但是,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朱父那时候就知道做副业,可见还是很有头脑。更难得的是,他尽管那么穷,还是给予了孩子无条件的爱,做点手工,带点猪头肉。
其实,我们只要回想下自己的童年,就会发现那时候的快乐很简单,父母随手捏的一个玩具,路边摘的一个野果,不用花多少钱,却可以让我们快乐很久。所以,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并不难,只要对孩子用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