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课的实质是美育,美术这个词很宽泛,但我们可以从词的表面看出,美在前,术在后。美指审美,也就是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而对于学前时期技法则是次要。
指南中艺术领域中多次指出:“喜欢”二字,既然喜欢是前提,为什么还要刻意的培养,我们讲艺术教育要在孩子们有兴趣的情况下。
艺术领域的一大目标: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反思我们的美术课真的引导孩子们去观察了吗?
而艺术领域中的另一大目标:喜欢和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我们的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做出相应的延伸了吗?
事实上,我们轻表现、亲感受、重技能。
回想一下,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说过:“你画的什么?怎么乱画?”是否手把手的教过孩子画花朵云彩,画面的确干净规整,但这不是孩子的画,没有灵动,没有生命,只有刻板的图形概念。
当你看到这样的画时,你不应该觉得难看,你需要理解出其中的含义。
画这幅画的孩子2岁半了,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大臂的运动慢慢趋向规律,但控制力还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我们还可以发现他对色彩的敏感度很强,颜色都是暖色,搭配和谐,他最近的情绪不错。那么我们在看到孩子的画时,是否看到了这些,是否读懂了?
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协调水平都没有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在美术活动中感受、表现是最终的培养目标。
孩子们内心十分丰富,十分强大。教,不一定出成效,而不教让幼儿去观察更能激发他们的艺术细胞。曾经有一些园所,在每个班抽出了一些艺术领域发展较好的孩子们组成了特长班,把孩子们集中在一起专注的培养美术。
一开始孩子们兴趣浓厚,可时间久了,反而什么也画不出了,画的树是老师教的 画的人也是老师教的,孩子们变成了复印机,那些喜欢画画的孩子们不再喜欢拿起画笔。
这样一个美好的初衷,为什么反而起了反作用?因为我们的美育培养出了问题,一定要让孩子们去体验。
你还在教这样的树吗?
这是我们教学技能中树的简笔画法,我们脑中的树已经符号化了,而我们永远不知道孩子对树的体会是怎样的,也许是用粗线条画的绿色线条,也许是细细密密的小圆圈 孩子们画的是体会,不是一丝不苟的形。
有了情感体验孩子的表达是不一样的,当孩子画完了,你观察这幅画的时候一定是满脸疑惑,这时候你需要的是倾听是理解,孩子们的每一个小元素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你眼里的乱涂乱画,也许孩子们并不注重最后的画是多么的“漂亮”,他只是想体会手臂来回运动的快乐,也就是绘画过程的体验。
曾教过一个孩子,她用绚丽的颜色画了一张画,在我刚要赞美她的时候,她突然拿起一支黑色的油画棒开始使劲涂,这时我们不用制止更不能批评:“呀,你怎么把画弄脏了?”因为她在绘画中得到了宣泄,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这幅画看到她最近的心情,她所缺失的情感。
独创新是艺术的根本,观念的表达,和材料的多样性。儿童在环境的鼓励下是最自由的创作阶段 。怎么样才能做到以儿童为本,强调儿童的兴趣为主 。
首先个性、生长、差异性就是孩子的本。要呵护孩子对绘画的兴趣。
看下面两幅画,你们觉得哪幅更好?
你肯定会说第二幅好看。
那现在呢?
当这两幅画做成旗袍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好看的画”变的死板,“乱乱的画”变得很有欣赏价值。
我们要尊重孩子们的独特感受,用欣赏的眼睛去对待他们的作品,从而鼓励他们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用绘画去发现世界。
我们多问问孩子,不应该用成人固有的视角来理解孩子们的作品。我们要向孩子学习绘画,而不是随意评判孩子的作品。
画一副好的作品很容易,技法的培训也简单,只要请专业的老师,上专业的课程,都能画出有模有样的画,但审美的培养就十分困难了,审美关系到人内在,对事物观察的走向性,为什么有人穿衣搭配很和谐,而有人则是胡乱的颜色堆砌?为什么有人的生活品味好,有人则忽略了生活之美?这都来源与内在的审美。
之所以成为诗人、小说家、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人性之美,而如果没有敏锐的捕捉力,就只能惊叹于别人了。
我们不要毁掉那些闪着光芒的灵魂,美术对于孩子,是光芒,是发现世界美好的窗户,创造环境,创造机会,给他们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才是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