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读到周作人先生的《灯下读书论》,周先生关于“劝读”有几点看法:
古人劝人读书,常说他的乐趣,如《四时读书乐》所广说,读书之乐乐陶陶,至今暗诵起几句来,也还觉得有意思。
此外的一派是说读书有利益,如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升官发财主义的代表,便是唐朝做《原道》的韩文公教训儿子,也说的这一派的话,在世间势力之大可想而知。
我所谈的对于这两派都够不上,如要说明一句,或者可以说是为自己的教养而读书吧。既无什么利益,也没有多大快乐,所得到的只是一点知识,而知识也就是苦,至少知识总是有点苦味的。
周先生高风亮节,淡泊名利,读书只为自己的教养,不过我倒是对以上三种“劝读”都是投赞成票的。
01
为乐趣而读
读书之乐乐陶陶,多美好的事啊,当然是劝人读书之理由。
于我而言,读书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文字带给我们的想象力。
文字的出现使得思想、感情和记忆不再受限制于个人和时空,可以让其天马行空自由转换。
有时我是别人,有时我是上帝,有时我是风雪雨露,有时我是夕霞朝云.....这种感觉让生活变得乐趣无穷。
有时你还会发现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看到同一本书的感受会截然不同。就像十年前读《金刚经》,完全看不懂,今日再读,才看出其间蕴含的人生大智慧。
读小说乐趣最多,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似乎可以穿越到主人时代,和ta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过完ta的一辈子。哪怕你所想像出来的那个东西并不清晰,但它对你而言却是最自然的形式。
看完王安忆的《长恨歌》,那些习以为常的上海小弄堂,忽然都变得有了故事;还有那不时飞过的鸽子,似乎所有的世事都不能逃脱它们的法眼。
这种想象的乐趣是影视剧所不能给的,这就是很多看完小说再看电影,会感到失望的原因。
读到好书时,还会有一种别人在你耳畔抑或柔声轻语抑或慷慨激昂地交谈,甚或隔空相视而笑。而且很多时候,会使你想起那些你曾几何时拥有过,却又逐渐丢失的东西。
无论我们怎么赞颂和吹嘘近代传播技术的神奇与伟大,没有一项技术比得上文字。影像和声音无论再怎么逼真究竟只是表象,它们永远无法表达文字能承载的思想。
沉浸在文字中实在是一件乐趣无穷的事。
02
为利益而读
周作人先生作为民国时期的一代文人,或许会对利用读书来谋利有所不屑。时代的巨轮滚到当今,利用自己所读过的书来获取正当的利益实在不是一件相当平常的事。
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知识变现变得越来越便捷,也越来越有价值。大V的课,随便一节便是几百上千。读书娱乐还能挣钱,何乐而不为。
看看我们的简书一哥彭小六,正是靠之前读书破万卷,方得今日赚钱如流水。
在看看财经作家吴晓波,据说他上大学时天天泡图书馆,大学四年,不仅把普通藏书馆的书看完,甚至把那些为研究生准备的书也都看了一遍。
2009年,吴晓波个人以75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2009年第四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
这可是8年前的数据,现在的吴晓波名声比以往更加响,号召力更强。去年,一个同学跟随吴晓波书友会去了趟南极,知道人均消费多少不?
15万/两周。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吴晓波现在的吸金能力了吧。
通过读书,将知识转化为财富,我觉得是一件不错的事。
当然这里需要做一点补充说明,就是我们读书的目的当然首先不是把利益先摆在面前:“有钱吗”?“没”,“那我不读了”。
我要表达的是,书读多了,脑子活络了饿,变现的机会自然会来。
03
为自己的教养而读
《朱子治家格言》曰: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家国,岂计身家。
说的是古人读书,志在向圣贤学习做人,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无愧于父母师长教诲的人,做有担当的人。
于我而言,读书便是想要拥有了选择自己生活的小小权利,愚昧也是一生,通达也是一生,我愿意通过求知慢慢变得通达,了解自己也爱自己,了解身边的人也爱身边的人,了解世界也爱这个世界。
十年前,我开始学着阅读,随着看过书籍的数量和范围的增加,自己的知识范畴和素养得以提高,内心是越来越平静。
孩子常说:“老娘,我发现你好像越来越好看了”。
“人丑多读书嘛”!
读书真是有可怕的塑造人性的力量,好的文学作品真的是能够让人汲取到力量,甚至影响到一个人的气质。
卡夫卡说,“所谓书,必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愿我们每个人都爱上读书,也愿你在书中收获乐趣、财富以及自己最好的修养。
我是幸容,感谢您的阅读!
无戒365挑战营第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