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文王在位时,得到了楚国国丢失的和氏璧。这时,强大的秦国曾经几次派兵攻打赵国。因为赵国大将廉颇英勇善战,秦国秦国占不到丝毫便宜。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得知赵国得到了和氏璧,便派使者对赵惠文王说:秦国愿意用十五城池取和氏璧。
赵王和大将军廉颇等大臣商议对策,他们考虑到,如果把和氏璧给了秦国秦国不守信用,只会白白被骗;要是不给,秦国就会借口攻打赵国。他们讨论了许久也没有找到一点办法,后来决定先找一个使者去秦国周旋,但又没有理想的人选。这时候,有人推荐蔺相如可以出使。
秦昭襄王听说赵国使臣来到,立即在别宫接见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和氏璧恭敬地献给了秦王,秦王高兴地接来观赏。随后,递给左右大臣们传看,又传给姬妾和侍人们赏玩,大臣们祝贺秦王得到稀世珍宝。蔺相如在朝堂上等了半天,发觉秦王没有换城的诚意。可是和氏璧已经落入别人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蔺相如急中生智地对秦昭襄王说:这玉璧确实好,但还有个小毛病,让我指给大家看。秦王信以为真,叫手下把壁教给蔺相如,襄如捧壁退了几步,身子靠在殿柱,怒气冲冲而理直气壮地说:当初大王派使者送来国书,愿意以十五座城池来换玉璧,赵国大臣们都认为大王在骗人。我却认为普通百姓交朋友都讲信用,何况秦国是泱泱大国,赵国诚心诚意地派我把壁送来,大王却态度傲慢,在一般殿堂上接见我,显然是没有诚意换壁,现在请按诺言以城换壁。如果大王逼迫我,我就把我的脑袋和这块玉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说完蔺相如抱着玉璧用愤怒的目光斜视着柱子,做出要撞玉璧的样子。
秦王唯恐砸碎了玉璧,赶紧劝他不要这么做,并连连表示歉意。他马上命令大臣们把地图拿来,指着那换壁的十五座城池给蔺相如看,蔺相如知道秦王又在使用欺骗手段,也将计就计。他对秦昭王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在我把它带来之前,我国举行隆重仪式,斋戒五天。大王也要斋戒五天,我才敢献上和氏璧。
秦王想着,反正你也跑不了,就答应斋戒五日,蔺相如回到住处,叫自己的随从化妆成百姓的模样,把壁藏在怀中,从小路偷偷地回国了。
五天后,秦王在朝廷备了九宾大礼接见了蔺相如,相如对秦王说:秦国自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君主,没有一个是讲信用的。我实在是怕被骗上当。所以派人把壁先送回赵国了。秦昭襄王听到后,大发雷霆,气呼呼地对蔺相如说:我今天举行了这么大的仪式,你竟然把和氏璧送回去。来呀!把他绑起来。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说:请大王别发怒,天下诸侯都知道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只有强国欺负弱国,从来没有弱国欺负强国的道理,如果大王真心想要和氏璧的话,请先交十五城给赵国,弱国是不敢背信弃义而得罪大王的。如果杀了我,天下人也就看透了您的用心,都知道秦国是不讲信誉的国家。希望你们仔细地想一下吧!秦王与大臣们说的哑口无语,秦王只得在正殿上以欢送赵国特使的礼节把蔺相如送回去。
蔺相如因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了大功,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大夫。秦昭襄王本来也没有打算以城换壁,后来再也没有提过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