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无事,泡了一杯咖啡,蜗居在自己的房间中,找了一部之前看过的电影-《入殓师》来再次观看,不知道本木雅弘的演绎加上久石让的配乐,配合电影中的流水、蓝天、堤岸,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电影中也不是沉重的死亡话题,而是面对这个每个人都要有走的这段路程,我们怎么与他和解,平静的接受,而非一味的逃避。
我们只有在和他和解的时候,才能静心来看待他,他是一位我们不想却不得不接待的客人,其实每个人都怕死,我周围的朋友都很怕看体检报告,因为自己熬了多少夜,吃了多少外卖,自己比谁都清楚,我们从不敢讨论死亡的话题,想到他就会觉得,不会是我,可是我们从没想过,这事儿你说了不算,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害怕,明明这个事情都会有啊,仔细想来大概是因为我没有接受过死亡教育,或者是我的生活本来就很乏味,我好像找不到我的意义,我怕我死去以后人们讨论我,我怕我从来不可能知道的事,我怕我白来一次什么都没有留下……
因为这样,所以在活着的时候我们努力活着,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情,我们可能对死无能为力,但我们能让生更有意义,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也许就会更加平静的面对死,记得《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话:
I guess it comes down to simple choice;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人生就像一道选择题:要么忙着生或者要么赶着死去)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畏惧的不是死亡本身,而且无意义的死去,只有对死亡有了充分的尊重才会有更多生活的目标。
我遇到一些年轻的孩子,十四五岁的年华,可是有时候会很消极的说到去死,我觉得恐怖,他们没有想过自己不想要的明天也许是有的人本就无法到来的今天;他们多么轻易的说出了这句话,有的甚至有了行动……
以前我不知道怎么办,后来我发现,其实在我们的课本中有很多课文,涉及到了这个话题,但是我好像从没有从这个角度加以引申,通过课文给学生一正确的死亡教育,与死亡的尊重和解,然后才能更好的活着,这是我今天及以后应该给自己和孩子们补充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