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的人,做什么事都比别人慢半拍,就连情绪也比别人来的慢一些。
每年的六月天,都是离别的季节。也不知道是谁把毕业选在了六月,是因为酷暑难耐便会忘记悲伤,还是因为正值盛夏,便可以避免伤春悲秋?我想或许是觉得骄阳似火,可以悄悄把眼泪和不舍一起蒸发吧。
在毕业季,一起聚会一起笑,一起哭喊一起闹,或表白或分手,以最大程度的宣泄情绪,用以纪念四年的青春,好像已经成了心照不宣的传统。
可是,我却不同。
高中毕业那年,一场高考结束了同窗三年奋笔疾书的时光,走出考场那天,许多人哭泣拥抱,许多人恋恋不舍,网上铺天盖地的“哀悼”,纪念挥汗拼搏的青春雨季。只有我,若无其事。我没有想过,从此一别,天涯离散,再见不易;我也不觉得从此便告别一个阶段走向人生另一个阶段,于我而言,只是一场考试的结束,一如往常。大家都觉得我薄情甚至有些冷血,我也这么觉得。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两年后的六月,属于别人的毕业季里,我一个人在远离家乡的大学校园里,哭的一塌糊涂。那一刻,看到网上的那些似曾相识的哀悼,我感同身受,那些曾经并肩同行的时光恍若昨日,我却无法再去体验经历,有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心里某一处总是空空的,莫名的不适。
我还没从那种不适中调整过来,我的大学生活就接近了尾声。兵荒马乱的答辩之后,又是一年六月。我随着大家一起拍照吃散伙饭,却依然不知道怎么让自己悲伤和难过。不过,由于最后那段时间,舍友们都提前离校实习,我一个人在宿舍看着空荡荡的房间,惶恐不安,无所适从,那几天,我宁愿在操场上闲逛也不愿一个人在宿舍。所以,或许是惧怕这种感觉,我在拿了毕业证的当天冒着大雨连夜离开了那座岛城。走的那天,下着大雨,适合离别。没有跟谁道别,室友送我到大门口出租车上,关上车门我没回头,不知道身后的室友脸上是怎样的表情。朋友圈空间充斥着离别的伤感,我一个人在家看书写字,内心毫无波澜。我以为我终于长大了,可以坦然面对离别,笑着说再见。没想到,刚刚迈进八月,立秋刚过,夏天的热气还未消散,我就已经开始难过。心隐隐的疼,像是压的麻木的手臂突然活动,疼得难受又刚刚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好似许多小针扎在心上,痒痒的疼,笑着笑着就笑出了泪。
我会在早起的清晨突然想去跑步,可是小区没有操场,也不用担心有人会被吵醒,无需悄悄洗漱;我会突然在某个午后坐在书桌前发呆,似乎还能听到舍友在午后刷视频控制不住自己的魔性笑声;我会对九点半这个时间有特殊的感觉,看到这个时间就莫名有些神经过敏;我会在遇到笑点很低的女孩子时想到某个常常被我逗笑的姑娘;我会在晴天想着曾经和谁去看海,我会在雨天想着和谁一起撑一把伞。回来后,再也没有人叫过我的外号,也没谁在意我平翘舌不分,连手机的天气都再没有了常常出现大风蓝色预警。
我终于意识到我毕业了,九月份不用开学,也不用再期待寒假,再没有人会突然在身边叫起我的外号。我以为不道别就不会离别,第一个离开就可以假装那些人会一直都在,可是谎言好像总是会被戳破,或早或晚,总要面对离别。
嘿,那些和我同过窗或是同过床的姑娘们,日后见面的日子屈指可数,我在一座你们从未到过的小城里,想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