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愿意说却总是说不好的人。
我把这种情况归类为另类的“不善言辞”。
因为说话不能打动人,所以之后的日子就更喜欢用行动来说话,久而久之就成了技术流。
毕业论文在德国的机场通宵复盘,讨论了一个很美丽的命题,但答辩的时候依旧稍显干瘪(我洋洋洒洒写了几万字的关于花道和茶艺在历史上的融合和发展,但是演讲的时候总觉得没有体验出中国文化的美感。)
毕业之后进了心之所往的公司,依旧是剖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于演讲能力,所以我成为了那个最能抓住客户心思却比较沉默的PR。
甚至于换了赛道,做了一个大家口中的“微商”,依旧发现自己还是说不过别人。(其实我们经营的是20年以上的五星级酒店御用SPA品牌)
这时候,我内心的有一道声音问我,是不是应该去学习了?
可是你内心有天使,就有恶魔🦹♀️。
这时候另一个声音就会说,你真的找得到能让你满意的老师吗?之前花了那么多钱,依旧没有抓住演讲的魂。你是不是又渴望又害怕?你不做演讲也能有成绩,毕竟你不是靠“说”吃饭的🤷♀️。
所以,我一直在犹豫。
直到去年的一次公司的培训。
那次,公司的教育部总监告诉我:我们请了一个超级大咖,一定要来听课哦。那时候我还没断奶,我女儿仿佛连体婴一般,时时刻刻找妈妈,两个小时要喂一次奶,时不时要换尿布,这样的生活状态下,能工作已经耗费了我90%的能量了。但,公司为了福利我们,把培训的地点安排在大理。对我而言,这次课程飞机+动车要折腾一天,去一次等于要3个人出门。
我整整挣扎了一周,还是决定去了,毕竟旺盛的好奇心打败了那个话多不做事的恶魔。
在那一次的课程上,我的闺蜜,一个没有学过演讲的三胎宝妈,通过一天的胡萝卜课程学习+一个晚上小组的设计,获得了145分(满分150)的演讲高分,甚至超过了牛津大学海龟妹子。
那一刻,我在想,也许,这个男人是有魔法的。
保留着这样的印象,时间辗转来到了今年的2月,我看到泥叔说有新的一期培训。
啊!!!!
这次的培训时间,真的是跟我一个大培训撞期了!!
终于,经过各种调整,调出空档,然后我就很兴奋的飞往了魔都。
你问我为什么会兴奋?
我很认真的思考了一下。
然后我发现,整个魔力演讲的运营团队是真的超级厉害的!!!
她们用4天的时间预热,让你一点一点的进入学习的状态;再用有魔力的声音勾引你的内心,让你好奇除了泥叔以外,其他的老师究竟是怎么样的。同时定制了很多专属的道具,给你一种可以拎包入住的错觉。
学习场地选在了法国人开的一个酒店中,但细细一查,又是老上海大佬的根据地之一。
教材致敬《绿皮书》,笔记本选择了格子本。
方方面面,林林总总,这一切的一切,总l给人一种高定感。虽然不贵,但胜在精致和细腻。(对,我就是那种感官动物)
但往往期待越大,就对其他未知事物的要求越高。就好比面对48个月的西班牙火腿,你的味蕾对它的期待,就不是日常火腿的那种程度了。
所以我真的是很认真的、满怀期待的开始了我的魔力演讲课程的学习。
Day1 :荔枝哥,如果没人告诉我他是新上海人,我根本看不出来他是从陕西来到上海发展的~油头+西装,标准上海男人的感觉。
课程的内容,就给人还蛮专业的感觉。流畅又有技巧。用了各种各样的例子让我们来体会,我当时在想,能把专业的事讲得不那么枯燥还带一点小幽默,这就是我要努力的目标。
所以我很认真的记住了:“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这句话。
在这一天,我学会了如何巧妙的开头,漂亮的收尾。我想我真的来到了霍德沃茨城堡,而我这个麻瓜,开始觉醒自己的隐藏属性了。
傍晚,泥叔带了5箱酒来。
真的,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老师带酒给学生喝🤷♀️,还是很容易入口的新世界的红酒(智利的,大家可以买)。
结果我就喝开心了~
整个晚上,一边喝酒,一边听故事。动情之处,泪眼婆娑,情深之时,掌声雷动。
那一个晚上,酒不醉人人自醉。哇~这个课程真的有魔力!
Day2,泥叔开始了歌唱式的教学。一会讲故事,一会听音乐,一会看视频,一会看图说话。课间,居然还是我最爱的古典乐…
这真的是上课吗?其实,是在看电影和演话剧吧?
这种课程设计真的让人悬念迭起,内心期待无比。总觉得下一段又有什么新魔法要教给我们。
所以,第二天,我很自然的学会了上帝视觉和baby视角讲故事;用好莱坞、中国菜、乔布斯设计故事……
还有最重要的:画面感!明色调、暗色调、人物、细节、对白、类比……这对一个学油画的人来说仿佛一下子打开了尘封的大门,豁然开朗。(所以我回来都可以不看故事书给我女儿讲睡前故事了)
所以我们在经历了这么多的魔力激荡之后,大家都仿佛重启了一般,在最后的演讲环节,我们几乎全组小伙伴都开口说了自己的故事(我相信是胸中有事,不吐不快)。而我们也获得了M15的冠军组。
在写这篇简书的时候,我脑子里回忆起的,并不只有课程的内容,还有许许多多魔友的脸。
因为,我们一到了现场,很快就达成了一片,这里的魔力好像会让我们忘记自己的身份。所以不论是公司高管,职业讲师,礼仪培训师,短视频专家,我们第一时间就成了一个很棒的团队。
我想,这是课程设计的魔力,也是魔友的魔力。
感谢遇见M15 第5组的小伙伴。
所以你问我,你和魔力演讲的故事讲完了吗?
并没有,这,只是刚刚开始呢~
我想,会说话的人,更有机会。魔力演讲,则是让你重启人生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