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都有掌握一门外语的梦想,生活中也有碰到外籍朋友的机会,可是当你好奇地想凭借多年的英语积累,去和他们交流时,最终的决定却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走开。
我们总希望学好英语后再进行沟通,但是你没发现有好多英语专业的学生也无法正常与外国人交流吗?我们怕和外国人搭讪的原因,无非是怕说不好被周围人嘲笑,怕反应慢听不懂,怕自己语音语调不地道讲不清。在此情况下,我觉得我们应该勇敢的迈前一步,实现英语破局。
1.放下面子,勇敢地主动说“hi”。
一次稻城之旅,在返回康定的路上,我们和一对法国夫妇拼车。他们的英语也不好,于是我就主动和他们打招呼,介绍自己,说我想去环法骑行,用了“round French(圆法,正确的应该是Tour De Frence)”,但是他们也不在意,互相比划着聊得还挺高兴,最后发现我们还是同行(音hang)。当自己承认“My English is poor”时,我发现对方关注的是交流的点滴成果,外国朋友在面临无人交流的尴尬境地时,有个说破英语的家伙能够和他们沟通,积极答疑解惑总是好的。
2.平常坚持多背常用单词,关键时刻靠单词加表情手势表达意思。
同样那次稻城之旅,在新都桥搭车时,偶遇一个美国小伙和一对以色列情侣。我们一起坐车到了巴塘,吃饭时遇到问题。美国人没有禁忌什么都吃,以色列人却提出“No fish,No pig,No chilli(辣椒)”。对方其实用简单的几个单词也能够表达了意思,同样我们也能用常用的英语单词加手势,和外国人沟通。在此基础之上,准备一些常用软件,如金山词霸、有道词典之类的,随时可以英译汉、汉译英的多维使用。这样使用日常单词圈定和对方沟通的大框架,再利用英语APP翻译进行精确打击,就能很好地完成一次英语沟通。
3.构建一个日常使用英语的“场”,并且在英语学习方面刻意练习。最好的英语环境当然是经常和外国人沟通交流,但是大部分人是没有这个条件的。我目前做的是,加入一些英语交流群,在群里说英语,听英语,写英语,虽然大家都是国人,但是毕竟构建了一个可以交流的英语环境。我们能够从这里获得他人正向反馈,鼓舞士气,或者得到反面批评,也能够吸取经验教训。
另外,可以从读简单的原版书开始,积累读写的能力;可以从唱英文歌开始,学会怎么连读,怎么用地道的外国腔说话,之所以用唱英文歌的方式,仅仅是希望引发你的学习兴趣并长期坚持,跟读专业教学内容当然更好。
还可以读英文诗歌,听TED演讲,让自己更快乐有趣地学习;看美剧或许也是方法之一吧,但是这个方法很容易把自己带进精彩的剧情,让自己忘记自己的本来目的是学习;还有随时放英语新闻节目之类的方法,我自己的感受是天天都听不懂,会增加自己的挫败感,不知道是不是有某些细节我还没有做到位,有过来者望指点迷津。
我们究竟该怎样在英语上破局呢?最重要的就是主动去说话去练习。越是多说,越有信心,越是多说,越能理解对方英语背后的丰富信息,越是多说,越能够把握外国人说话方式,越容易增加英语学习的动力。目前自己也是英语学习的初级水平,希望读过此文的你能链接我,我们一起开启英语学习的破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