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体验。
这周看了几本书,《今日店休》、《一日看尽长安花》、《孤独六讲》,还有一些关于电影的边角余料。
以前读书,求速不求质,否定“读书是快乐的”这个结论。总有些囫囵吞枣,实际上走马观花的看那么一遭。最初是“酒肉穿肠过”的虚假饱腹感,私以为人类的阶梯不过如此。那些长篇大论的书颂,都是无数人对阅读之乐的某种刻奇吧。有的人愿意跟白纸黑字结金兰,还有的人,比如我,一直试图体会其中兴味。当然如果怀着寻找力比多的心情去看,过强的目的性会直接摧毁传输欢愉的通道。比起音乐,电影等媒介承载知识、快乐,书是于无声处惊雷,如果你来了,不仅要耐心看,在大脑的后台还要对整个故事(文章)抽丝剥茧,使之成为精简的脉络。我认为,那样的读书,有总结的读书有意义,有成就感。但当我读诗集,读散文,我不会要求自己高负荷的运转。在这两种题材中,我更想寻找的是灵气。这比纯粹的知识灌入要难能可贵多了。当我读到关于牛马,关于草原的诗,窗外掠过的鸟影就很诗意。此时说是反馈,不如称为浸润。“天街小雨润如酥”,这就是天街小雨。阅读的反馈并不似前面电影音乐刺激。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不爱看书。看书的时候我们只有视觉被调动,大脑处于一个低的“阀值”,大概就是日常上学的感受。除非那本书阅读性极强,我们一见钟情,见之不忘,一口气读到天明。否则全靠人的求知欲去读书,确实困难。我常常听说某个后来成功的大才子 ,最感谢的是他年轻时遇见的那本书。对,他用的“遇见”,遇见是有“灵”的,需要缘分。并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运气,或者欲望,去认识无声的先生。
而我开始崇敬这位先生,大概是他给了我一个空间。流连于文字,哪怕就是浮在水面上的。让人最粗鲁的放掉烦恼,反正它也不会怨怪你。如果没有人说,那就静音,表达欲强烈是内在孤独的表现,而同样孤独的人,也许他用字写在书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