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从来没有远去

文:十一

杜甫,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从小学开始,这位诗人的名字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学生时代。

从上学到高中毕业,有人统计,我们学习了杜甫24篇作品,与李白同居第一。

从“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从“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还有最著名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到“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不知是杜甫陪我们长大,还是我们经历了杜甫的一生。总之,晃晃悠悠,人世浮沉,该离去的终究会离去,我们也慢慢长大。

那个整天都在忧国忧民的诗圣离我们似乎越来越远,你可能会在辅导孩子功课的时候再看到他,也会在“杜甫很忙”的网络中看到他。

不管怎样,杜甫从来没有远去,因为平凡中的你我何尝不是杜甫。

杜甫出生于官宦世家,少年时期的任务就是读书,读很多书;少年时候的我们也是读书,读很多书,种类比杜甫还广。

青年时候的杜甫出门远游历练;青年时候的我们只身去陌生城市读大学。

壮年时候的杜甫考公务员,没考上,窝在长安的小房子写诗为生;壮年时候的我们进入社会,理想越来越远,现实把人磨平。

晚年时候的杜甫为了回家一路奔波;晚年时候的我们回到家乡回忆过去。

其实杜甫离我们真的不远,特别是人一生中最精彩的壮年时候。

他就像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整天抱着为国为民的远大理想。然后进了社会,被现实打的鼻青脸肿。

既然还没机会建功立业,就租个小房子码字为生。等到有机会做官了,也只是个图书馆的管理员,然后安史之乱就来了。

究其一生,杜甫也没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所以即便上学时没读懂杜甫诗中的深意,当我们经历的多了,见得广了,再去读读杜甫的诗,我相信你会感同身受,留下眼泪。

今天,我们就选取杜甫青年、壮年、晚年时候的诗歌各一首,带大家了解下诗圣的一生。

一、青年壮游

公元736年,泰安,24岁。

这一年杜甫考进士不中,从洛阳一路到了泰安,见到了泰山。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站在泰山脚下的杜甫,望着高大巍峨的泰山发出疑问“岱宗夫如何?”

“岱宗”指泰山,宗是宗主的意思。因为孔子赞美过泰山,他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所以泰山就被称为山之宗主,故而曰岱宗。

杜甫在山脚下自己问自己,泰山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杜甫自己回答“齐鲁青未了”。

“齐鲁”现今指山东,常把山东叫做齐鲁大地。在春秋战国时候,齐是齐国、鲁是鲁国。杜甫这句话是说,苍翠的泰山一路绵延直到齐鲁两国的边界都还没有停止——是说泰山之大。

此时年轻的杜甫还没去过多少地方,没见过多少名山大川,所以眼前的泰山在他心中就是最美丽最巍峨的高山,因此他说“造化钟神秀”。

我们看影视剧时常听到“这就要看他的造化了”这句话,也就是说看这个人的命运如何,而命运是天注定的,所以“造化”是指上天上苍。“钟”是钟爱的意思。这句诗是说老天爷钟爱泰山,将这世间最秀美的风景都给了泰山。

“阴阳割昏晓”是形容泰山之高。因为是望山,自然而然写到这句。“阴”指山背阳的一面,“阳”指山向阳的一面。背阳的一面黑暗,所以是昏;向阳的一面光明,所以是晓(破晓,天亮了)。“割”就是说,有时候太阳升的足够高了,但泰山像一把刀一样将阳光切断,使得山一面明亮一面昏暗。

杜甫对泰山夸赞一番之后,就开始登山。越往上越觉得泰山巍峨,越想将景色尽收眼底。他说“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爬到半山腰,就有层层叠叠的白云在胸前飘荡;然后向远处望去,“决”,裂开;“眦”,眼角。

杜甫睁大眼睛,眼角就像要裂开了一样,跟着那归鸟将山中景色尽收眼底,直到归鸟无踪无际。

看到诸多泰山美景的杜甫,发出衷心的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个小,不仅仅是说登上了最高山,其它的山就显得渺小,也是说“我”登上了泰山看到了美景,其它山的美景就不足为道的意思。颇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味道。

杜甫从洛阳到泰安,我们不知道他一路上经历了什么,内心有着怎样的感情。但我们一定知道的是,考进士不中的杜甫没有多少悲伤的情绪,相反,他身上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越来越浓郁,所以才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气概。

24岁的杜甫,依然理想依然骄傲。24岁的我们呢?

二、李杜相遇

公元746年,西安,34岁。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十年间,杜甫去了很多地方。最为人称道,为后世所传是他与李白同游的日子。

公元744年,32岁的杜甫和43岁的李白初次相遇。

公元745年,别后不久的杜甫与李白在齐鲁再次相见。

后人形容李杜的相遇是继孔子、老子之后又一伟大的相遇,是太阳与月亮的相遇。这两位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没有一起讨论诗歌、没有相互切磋诗艺,只是寻仙人、采仙草、炼仙丹,求仙。

这时期的杜甫,和我们在课本中学到杜甫差异极大,那个应该整天忧愁的杜甫不见了,转而是一派潇洒的模样。

你可以想象,这两位白天访山寻仙,晚上把酒言欢,是多么美好的光景。这也是杜甫生涯中少有的欢快时候。

他们伟大的友情,从他们的赠诗可以清楚的看到。杜子美赠李太白“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李太白赠杜子美“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李杜终究是要别离的。

别后的杜甫思念着李白,给李白写了许多诗。这首《春日忆李白》就是别后所作之一。

杜甫十分崇敬李白,所以凌空起笔就是“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不群”是不平凡的意思:李白写诗写得好啊,他那飘扬的才思才情当世无敌。

颔联用典,庾开府指南北朝的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同三司,故而称庾开府;鲍参军指南北朝的鲍照,因为做过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他们两位都是当世最有名的文人。杜甫说李白的诗歌像庾信那般清新自然,也像鲍照那样潇洒俊逸。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看似写景,实则抒情。渭北:渭水北岸,代指长安一带,当时杜甫身在此地;江东: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当时李白身在此地。

杜甫说:我啊在长安这里独自看着春天的树木,你啊在江东独自望着日暮薄云。我们二人无法相见,只能够遥想思念。

杜甫想起和李白同游的日子,便不忍发出“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的慨叹。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再次开怀痛饮,尽情讨论我们的诗作呢?

令人遗憾的是,此后的李杜二人再也没有相见过。

32岁的杜甫和43的李白成为知己。而立之年的我们还记得少时的知己,或者结交新的知己吗?

三、流居锦官

公元764年,成都,52岁。

《绝句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二十年来,大唐发生了许多事。安史之乱就是其中影响最大最恶劣的事件。

公元755年冬季,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杜甫身在长安。他是安史之乱直接见证者,与许多逃难者不一样的是,他不愿离开长安,即便此时的长安已经不再是那个人人向往的城市。

所以,安史之乱爆发后的几年,杜甫都在长安一带兜兜转转。直到他47岁的时候才第一次踏入四川的境地。

我们都知道,杜甫住在成都浣花溪旁的草堂之中,这是杜甫的好友帮他搭建而成。

浣花溪的名字很好听也很美,杜甫在这里的生活也算是比较安逸。生活虽是不错,但杜甫内心却是心心念念他的长安城。几次想要赶回去,但最后又无奈回到草堂。

这首绝句就是他再次回到成都而作。这一次之后,杜甫就真的再没回到过这里。所以这首较之前的诗歌有了些悲感的味道。

这是我们小学时候学的诗歌,全诗如白话自然清新,明白如水。但当我们细细品味,便可发现诗歌的魅力和杜甫天才般的诗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短小精悍,每一个字都值得细细琢磨。首句写景,诗人以“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组织画面,这里的青是蓝色的意思。黄与翠一组构成诗人眼前景色,以鸣字连接,是有声之景;白与青一组构成诗人远望景色,以上字连接,是无声之景。

初春时节盎然的意味,在诗人寥寥数笔中跃于纸面。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西岭也就是现在的西岭雪山,这里的雪终年不消。诗人以窗为基点,将雪山之景纳于其中,好似我们今天用手机相机拍照。

从这句我们可以知晓诗人是在室内观赏初春的景物,所以“窗含”的不仅是“千秋雪”,也有“万里船”,同样也有“黄鹂、翠柳、白鹭、青天”。

这小小窗户仿佛成了画框,诗人不断将景物画于纸上。从眼前的黄鹂和翠柳,再到高处的白鹭和青天,然后到更远的西岭雪景,最后回到身边的万里船。诗人的情绪也如这般回转飘荡。

最后一句,还隐约道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意。雪是“千秋雪”,船是“万里船”。“千秋”言时间之久,“万里”言空间之广。

诗人是说,我在成都待了这么久,那远在万里之外的长安何时才能回去?

我们知道,杜甫若是想回到长安,需得先乘船走水路然后转陆路。杜甫看着一年又一年的雪景,门前每天都停泊着从江南地区不远万里而来的船只,却是无法回去。

52岁的老杜依然坚持着回去的执念,那时的我们还有这份力量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504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34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089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7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7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06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19评论 3 4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92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22评论 2 32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9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73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6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3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7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0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